一朵朵洁白如玉的金针菇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完成切根、分级,装入印有中英双语的包装袋,跨越太平洋登陆北美超市货架——这是浙江嘉兴华实生物科技企业车间里的一幕。
2025年8月5日,3360千克金针菇经嘉兴海关验放后首次出口美洲。预计该公司年今年出口量突破500吨。此外,在云南迪庆高原的食用菌加工厂内,工人们正将真空锁鲜的白玉菇装箱发往越南。今年上半年,云南食用菌出口额同比激增60.8%,其中迪庆州增速高达336.3%。
从七彩云南到长三角工厂,中国食用菌正以“高颜值”的外观与“有内涵”的品质,加速在全球餐桌开辟新航道。
产业新局:量价齐升的“出海”图谱
2025年上半年的海关数据勾勒出中国食用菌出口的强劲曲线:
云南一省出口额达2.3亿元,同比增速60.8%,野生菌人工驯化技术让牛肝菌、羊肚菌等珍稀品种成为创汇主力;
我国干香菇6月出口量暴涨32.77%,出口量达到3215吨,均价突破100元/公斤;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食用菌及制品出口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为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俄罗斯、美国、意大利、印度尼西亚,合计占我国该产品出口额的69.7%。这其中,越南是我国食用菌及制品出口最主要的市场,出口额为1.6亿美元,同比增长4.1%。马来西亚、日韩紧随其后,北美、西欧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河南、湖北、福建三省包揽全国86%的干香菇出口量,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技术赋能:工厂化生产重塑“菌实力”
在嘉兴华实生物科技公司的无菌车间,金针菇的生长被精确“编程”:环境控制系统维持恒温恒湿,自动化生产线实现采收、切根、分级全流程标准化;智能化监控平台实时追踪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使全年高效生产成为可能;每包产品赋码溯源,从培养基配制到出厂检测数据全程可查……这种工厂化模式使金针菇年产量达2.5万吨,品质稳定性征服了保鲜期苛刻的国际市场。
云南企业则借力数字基建突围。“云智溯”平台归集种植、加工、流通数据,区块链技术实现“从山林到餐桌”全程追溯。
香格里拉海关的“一企一策”服务,让高原鲜菌48小时直达东南亚超市;青岛海关对“空空联运”出口货物实行抵港直装监管模式,让来自吉林延吉的鲜松茸能够当日运达韩国市场。
政策破壁:跨境通道的“通关密码”
农产品出口的难点常在政策壁垒。2025年8月云南推出的新政,为食用菌出海注入强心剂:对菌类出口企业给予仓储物流费用70%-80%补贴,AEO认证企业奖励30万元;推广“远程视频查检”模式,将鲜活农产品通关时效压缩50%以上;RCEP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覆盖90%企业,关税减免直接提升价格竞争力。
嘉兴海关更创新“三位一体”服务:优先查验+预约通关+电子证书云签发,破解了金针菇“保质期短、通关时限高”的痛点。当3360千克金针菇在24小时内完成查检发运,企业负责人感叹:“这速度让鲜菌出口有了底气”。
青岛海关为进一步提高中转效率,对“空空联运”出口货物实行抵港直装监管模式。货物在抵达机场后,由机坪侧直接进入烟台空港国际仓,免去了反复进出国内仓库、重新安检入库等环节,与以往相比,运输环节耗时压缩近24个小时,也为企业降低仓储成本。
规则升级:菌种革命的制度基石
产业高增长的背后,一场制度变革正在酝酿。施行多年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即将迎来重大修订:1.菌棒或纳入菌种范畴,适应工厂化生产新趋势;2.建立电子备案+区块链追溯系统,打击无证生产乱象;3.增设进出口贸易条款,推动与国际标准互认。
新修订的《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出现的这些新变化直击产业痛点。现行办法中,菌渣资源化利用缺乏标准,野生菌采集监管存空白。新规将强化种质资源保护,要求标注品种权号,让“中国食用菌”在海外市场既有“身份”又有“品质”。
未来战场: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博弈”
当河南干香菇企业紧盯东南亚订单时,云南菌企已布局更远的棋局:白药集团“数智云药”平台推动中药材出口在线开票,技术反哺食用菌板块;而山东友和生物自主研发的金针菇品种“友和03”获得农业农村部授权,并拥有多项专利。该品种的应用不仅降低了菌种采购成本,更使企业掌握了主动权,构建了多品种产品矩阵;河南世纪香公司每年投入产值的5%用于菌种研发,并与高校、研究机构共建产业研究院,构建了“实验室—试验田—产业化”三级育种体系。
下一轮竞争将在种源领域展开。据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菌种质量控制岗位科学家、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瑞颖透露,修订后的菌种管理办法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提前选育品种,抢占新品种权”。中国食用菌能否从“代工出口”转向“技术输出”,种业创新成为关键变量。
值得一提的是,各地商务部门亦为农产品出口提供有力支持,赋能中国乡村好物“扬帆出海”。此前,贵州省商务厅等8部门印发《关于实施“乡村外贸”战略的工作方案》,旨在推进“乡村外贸”与盘活乡村产业紧密结合,培育一批有地方特色、有出口竞争力的企业和外贸产品,带动名优农特产品走出国门。在该方案的指导下,2025年1-6月我国食用菌及制品累计出口9.6亿美元,同比增长6.7%;出口数量为29.60万吨,同比增长12.7%。如今,中国食用菌的“有颜有料”故事,正在改写全球餐桌的叙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