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罗源县中房镇创新探索菇棚“光伏+”发展模式,以“菇光互补”形式实现“顶上发电、棚下种菇”,在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与种植效益的同时,成功打造食用菌产业“生态种植+绿色能源”新样板,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据了解,罗源县中房镇光伏菇棚种植基地覆盖乾溪村、大洋村,是集光伏发电、农业生产、设施建设于一体的新兴产业项目,总投资达2450万元,建成后年均发电量720万千瓦时,可带动30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该模式通过“一地两用”大幅提升资源利用率,不仅改善了传统落后的种植环境,转变了菇农种植习惯与食用菌生产加工的旧有形象,更助力食用菌品牌价值显著提升。在收益分配上,也构建起多方共赢模式。
罗源县中房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张和强介绍,采用几方合作共赢的方式,收益一部分来自租金收入,华能公司直接向当地群众租用土地;另一部分收益是由华能公司进行光能光伏发电,全额上网的费用;还有一部分是由政府出资建设,村委会运营配套设施;再有就是菇农直接租用菇棚进行菇菌生产。
当前,中房镇食用菌正集中开展菌种接种、菌袋菌棒上架工作,预计12月中旬进入香菇采摘期,采收周期将持续至明年5月。“菇光互补”模式既守护了生态底色,又拓宽了增收渠道,未来该镇将持续优化运营,让更多村民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来源:罗源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