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东高皇乡辛南村村民刘学敏去年种平蘑1.5万袋,这次分红1.3万元。他兴奋地拉着合作社社长童书年的手:“今年多给我制点菌种,我要扩大种植规模。” &bsp;&bsp;&bsp; 37岁的童书年,是东高皇乡王斌庄村村民...
发布时间:2010-08-13 17:30
方尺高温蘑菇,在7月底开始采摘上市,以每公斤20元的价格,畅销上海等农贸、超市市场,成了沪地居民的抢手货。 &bsp;&bsp;&bsp; 为确保上海世博会沪客蘑菇安全,独山港镇农发局农技科从蘑菇原产地抓好源头,...
发布时间:2010-08-13 08:56
约40多天,总产量可达到1.2万斤左右,按目前每斤8元的均价计算,一季的销售额将近10万元,无论是产量还是效益都远远超过大田种植。”昨日,今年落户大邑县韩场的林森菌业公司总经理晏平告诉记者,由于该公司...
发布时间:2010-08-13 07:46
来自浙江的业主郑流勤的高温菇棚内人头攒动,他家正组织人忙着采摘高温香菇。 &bsp;&bsp;&bsp; 郑流勤是浙江人,来通江县已经11年。今年,老郑在仙人嵌村食用菌产业园区租赁了120个菇棚种植高温香菇,成功采...
发布时间:2010-08-12 13:57
同走上富裕路,他就是江津区慈云镇慈音寺社区的“蘑菇书记”吴均伟。 &bsp;&bsp;&bsp; 慈音寺社区是一个农村社区,总人口5000余人...
发布时间:2010-08-12 13:53
人工驯化野生蘑菇栽培技术。如今,伊吾县各乡镇种植野生蘑菇面积达到5万多平方米,每年可为农牧民增加收入150多万元。 &bsp;&bsp;&bsp;&bsp;这天,姚忠明又一次赶到伊吾县前山哈萨克民族乡石磨沟村野生蘑菇种...
发布时间:2010-08-11 16:48
价格更是一路高涨,前景十分看好。而且,草菇属高温菇种,也是所有食用菌中收获最快的一种,从播种到采收仅需10-14天,种植一茬仅需一个月左右,非常适合夏季空棚期棚室栽培。&bsp;&bsp;&bsp; 生产草菇的主要...
发布时间:2010-08-11 16:31
发布时间:2010-08-11 15:29
创出“月岭”食用菌品牌,带领100余名农妇种植黑木耳、双孢菇,年产值达150万元。现在,产品销往武汉、广州等地。
发布时间:2010-08-10 15:14
技苑》将播出《滑子菇的三次提速》&bsp;&bsp; 在东北地区,用传统方式种植滑子菇的生产周期是一年一季,2月份制盘,9月份开始采收,管理期长达7个多月。辽宁省岫岩县一个名叫马俊生的种菇大户,居然把他的滑...
发布时间:2010-08-10 15:01
技苑》将播出《滑子菇的三次提速》&bsp;&bsp; 在东北地区,用传统方式种植滑子菇的生产周期是一年一季,2月份制盘,9月份开始采收,管理期长达7个多月。辽宁省岫岩县一个名叫马俊生的种菇大户,居然把他的滑...
发布时间:2010-08-10 15:00
发布时间:2010-08-10 14:21
华容种植的20亩竹荪获得成功,预计亩产鲜竹荪1000公斤,亩收入近万。 &bsp;&bsp;&bsp; 去年11月中旬,朱华容在向家坝镇马脑村红旗村民小组利用荒坡,从四川购来原生态的竹粉和竹荪菌种,投资10余万元试验示范...
发布时间:2010-08-10 07:46
竹荪技术,提高土地复种率和产出率,增强移民收入。 &bsp;&bsp;&bsp; 今年,该镇在和平村8组共发展玉米套种竹荪120多亩,按每亩2万元的单产计算,产值可达200多万元,人均增收上万元。据了解,先期采摘加工后...
发布时间:2010-08-10 07:41
十分走俏。在铁岭市西丰县金星乡榆泉村,有一个普通农民,经过十年的潜心研究,成功地将野生的榆树蘑搬进了自己家的大棚里,这几年靠榆树蘑走上了致富路。&bsp;&bsp; &bsp;&bsp;&bsp;&bsp;提起刘太国,村里人...
发布时间:2010-08-09 17:40
发布时间:2010-08-09 17:23
用桑枝条加工制成的菌棒,一朵朵袖珍菇长势良好;大棚外,工人们把一堆堆已完成“使命”的废弃菌棒装到车里,准备拿去加工成肥料。开发区工作人员介绍,宜州市桑枝资源丰富,桑枝栽培食用菌是延长桑蚕产业链...
发布时间:2010-08-09 12:21
养殖的鸡腿菇收获上市。近年来,山东省沂源县土门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农户利用天然矿洞和废弃果枝大力发展鸡腿菇、平菇、有机黑木耳...
发布时间:2010-08-09 08:45
进四川省宣汉县君塘镇滴水村,村民廖平指着青冈棒说:“现在它可是我们村里的宝贝哟!”&bsp;&bsp;&bsp; 滴水村森林资源丰富,满山都是青冈树,但大都当做柴烧掉。现在,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村民发展起香菇产...
发布时间:2010-08-09 08:30
,积极开展自救,把洪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bsp;&bsp;&bsp; 在红旗村二道河岸边,放眼望去到处是倒伏在淤泥中的庄稼和遍地的石块,丝毫看不出设施农业的摸样。可就在几天前,这里还是胡凯家的香菇生产...
发布时间:2010-08-09 08:25
担的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香菇新菌种及其栽培技术推广》通过专家验收。通过实施课题,在云南施甸和浙江磐安累计推广本市香菇新菌种申香10号1000万袋,平均单产超过750克/袋。在食用菌种植新区云南施甸,采用...
发布时间:2010-08-09 08:17
,现已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一条龙产、供、销服务体系。为尽快帮助菇农增收致富,合作社从菌种提供、原料、技术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并对食用菌的种植技术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为解决菇农的销售困难,合...
发布时间:2010-08-09 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