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灰树花生产两起两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02-09-3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庆元是全国南方地区唯一灰树花规模生产基地,从 80年代末到1994年灰树花生产规模从20万包增加到200万包,1994年灰树花市场货缺价扬、每公斤干品市场收购价高达240多元,比上年高近一倍,许多菇农和行政领导都把它作为一项致富重要产品来抓。由于市场价格的驱动和行政干预,1995年全县灰树花生产规模猛增到1600万包,年产鲜菇从220吨猛增到1760多吨,比1994年增长近7倍之多。因产品销售市场局限和产品数量猛增,导致价格骤跌,1995年每公斤干品收购价从上年的240多元,猛跌到40元左右,下降80%多,部份产品积压两年才基本销售出去,结果是许多菇农亏本。1996年和1997年连续两年几乎无人再生产灰树花。
199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灰树花的食用营养和药用价值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市场日见扩大,出现货缺价扬。2000年生产规模恢复、到1500万包。2001年由于香菇滞销,经济效益低下,菇农又开始迅速扩大灰树花生产规模,生产地区从中、西部扩大到东部一些地区。2001年全县春秋两季灰树花生产规模又猛增到3500万包,比2000年扩大163倍,总产量达5835吨—7000吨之间。今春鲜品收购价每公斤则从上年的8元,下降到5.6元,下降30%。预测春秋两季生产规模将从上年的3500万包下降至1915.4万包,比上年减少45.3%。其原因:一是上年生产规模扩大,产品数量迅速增加,国内市场销售还有局限性,产品超出市场容量,导致价格下跌,经济效益下降;二是推行一次投料两次出菇技术后,后季压土栽培采收时有的产品卫生标准未达到要求,影响出口;三是该县缺少灰树花经销队伍,经销市场扩展缓慢。
从灰树花生产两起两落中得到启示:发展食用菌生产,千万不能总是只看市场一时价格上扬,不分析价扬原因、不了解国内外生产规模及产品销售市场容量信息,只看一时价格上扬,就一哄而上,盲目扩大生产规模,造成产品过
剩,价格骤跌,经济受损。 (摘自浙江农产品信息网)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