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药用菌与林下经济发展研讨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未来发展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

    入世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对策

    发布时间:2003-06-2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入世后,随着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对我国弱势农业的生产和农民收入将造成重大的冲击。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它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状况,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入世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 入世是我国农业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重要转折,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都将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1、农民工资性劳动报酬将增加,但增速将减缓 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9元,其中农民务工收入人均比上年同期增加45.6元,对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贡献率达41.8%,但比去年低1.6%。作为农民工资性劳动报酬最主要来源的乡镇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将减少。进城务工是农民工资性劳动报酬的另一个来源。2002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显著增加,占农村劳动力的12.3%。农业部提供的数字显示,目前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进入城镇打工的农民工约9200万人,而城镇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为8761万人,农民工在人数上已占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半数以上。我国入世后后这一趋势仍将持续,但在城市内部经济结构调整,传统产业收缩过程中,排挤出的低文化、低技能人员会成为进城民工就业的直接竞争者,并受到各级政府更多政策支持。这样,农民进城务工劳动收入虽有增长机会,但增幅会有所放缓。 2、以林业、渔业、畜牧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将给农民带来收入增加的机会 我国农业劳动力丰富,给发展以林业、渔业、畜牧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002年从事林业、渔业生产的农民经营收入人均比上年增长一成以上。目前我国的猪肉、牛肉、羊肉等肉类的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在wto框架下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农民增收的方向之一。另外,种植业中消耗土地较少、消耗劳动较多的花卉、蔬菜等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环境也将在我国入世后得到相应的改善,可为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 3、农民来源于大宗农产品种植的收入将减少 农业生产经营是我国农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02年农民从事种植业生产经营得到的收入人均仅比上年增长0.8%。我国农业生产的最大特点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1.2亩左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耕地比较丰裕的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因此土地密集型的种植业是最不具国际比较优势的。目前种植业中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许多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已超过国际市场,意味着外国廉价的农产品会大量进入。去年国际市场粮食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暂时扼制了我国对粮食的进口需求。但是,一旦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回落,外国廉价农产品大量进入,会使国内农产品供大于求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农产品价格会进一步下跌,农民增收难度就会加大。虽然我国在入世谈判中已争取到对上述大宗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将国际市场上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程度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但逐步调低的关税税率和大幅度增加的进口配额仍将对国内此类农产品市场价格产生较大的冲击,使农民来自大宗农产品种植的收入逐步减少。 4、农民收入占gdp中比重呈下降趋势,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一直存在较明显的差距。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1999年为2.65:1,2000年为2.8:1,2001年为2.9:1,2002年为3.11:1。国际比较表明,当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阶段时,一般国家城镇居民收入大体上是农村居民收入的1.7倍;而我国2002年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国家,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从整体上说,入世将提高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并因此提高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然而,由于金融、保险、电信、计算机、通讯设备等高知识、高技术行业的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的机会增加,与新兴产业相联系的高知识、高技术人才将成为wto框架下收入增长最快的群体。农民作为一个整体,是我国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最低的一个群体,在收入分配体系中处于相对不利的状况,其收入的增长将难以跟上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5、农民收入的地区差异性呈扩大趋势 在wto框架下,为适应全球的竞争,我国农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程度将加大,高效、优质和特色农业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发展对资金投入、科技投入和劳动素质的依赖性加深。东部地区凭借其资金、技术、耕地质量和区位条件的优势,可弱化入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冲击,并更好地利用入世带来的农业发展机遇,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增长将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乡镇也由于较早地接受市场竞争的考验,企业的组织方式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差距相对较小,并且在资金积累、技术进步、产品构成等方面均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能在入世后比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较快地作出适应性战略调查,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同时,由于我国农产品供过于求,导致农产品买方垄断因素逐步形成;中西部地区农民离中心城市市场距离越远,农产品买方垄断因素越大,农产品收购价格越低,这些地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wto框架下,东部地区农民无论在工资性劳动收入方面,还是在家庭经营收入方面都将高于中西部地区,从而进一步扩大我国地区之间的农民收入的差距。 根据上述分析,入世后我国农民收入的来源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从整体上来看,农民收入将会逐步增加,但在整个收入分配体系中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农民收入增加面临很大压力,增长幅度将有所放缓。 二、wto框架下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 如何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是我国入世后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农民收入问题不仅是农业经济本身的问题,它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要解决这一问题,也不应仅仅着眼于农业领域内部,而要将它放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考虑,才能找到根本的、有效的解决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构建符合wto规则的农业保护机制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构建符合wto规则的农业保护机制十分必要。首先,根据wto农业协议的有关规定,我国有480亿元农产品生产补贴空间,而目前的农业生产补贴为负值。因此,在wto框架下应当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需要的农产品生产保护机制,给予小麦、水稻、玉米、棉花等大宗战略性农产品直接价格支持,并相应提高农民的收入。其次,应充分利用wto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政策,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为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调整农业贸易关税政策,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实施适度保护 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是我国享受wto各项权利时应履行的义务之一。为了避免我国农业生产体系在短期内受到剧烈冲击,有必要在兑现农产品市场对外开放各项承诺的同时,合理地、谨慎地调整农业贸易关税政策。首先,根据有关协议,到2004年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税率将降至17%,对美农产品的关税税率则要降至14.5%。我们必须在这一关税税率的范围内,调整农产品的关税结构,设计一套合理的关税结构及配额幅度,最充分地利用关税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实行有效保护。其次,要按wto《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动植物检疫制度,加强对进口动、植物的检疫工作。这既是保护我国人口、动植物生命和健康的需要,同时也是实现与发达国家对等地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从而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 3、在鼓励、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持续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主要是指农业人均纯收入的增长,这一方面取决于农民收益总额的增长,另一方面取决于农业人口数量的减少。从这一意义上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对农民收入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应该考虑到中国13亿人口就业的需求,重视劳动密集型这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天然、持续竞争优势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未来几十年中不断增长的城镇就业人口,同时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4、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也越来越大。为了有效地应对市场风险,必须坚持农业制度创新。一是推进土地使用权的自由流动,以保障农业资本的扩张和积累,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获得农村发展的永久动力。因为,只有让有知识、懂技术、产品适销的农户能在产权市场上多租用土地使用权;种地赔钱的农户可以租让自己的土地使用权;已在城市定居与生活的农户可以有偿转让自己的土地使用权,社会资源才能实现最优配置,才能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降低农业的综合生产成本,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二是发展“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通过龙头企业吸收现代农业技术,带动千家万户农户的生产,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既可以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又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各级政府应当扶持一批农业重点龙头企业,尤其是要支持那些从事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畜牧、花卉、蔬菜等企业的发展,鼓励他们与农民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使之成为农民新的收入增长点。 5、改革农村税费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税费的主要问题是税轻费重。据计算,在农村土地税费总额中,国家税收约占1/3,其余部分占2/3,各项收费占到农民纯收入的8%左右,超过国家规定的5%的标准。因此,改革农村税费,减少不合理的摊派、收费,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有较大的意义。2002年农民税费负担比上年下降13%。由于税费负担下降,直接拉动农民收入增长0.5%。因此,当前要尽快地实行“费改税”,规范农村土地税费的征收,赋予农民拒绝除税收之外一切没有法规依据的其他收费的权力,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与此相配合,要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减少村组干部补贴人数,以降低乡镇政府及村级组织的管理支出。 6、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我国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与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据估计,在其他各种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若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从小学提高到初中,家庭的现金收入可以比以前平均增加6个百分点;若提高到高中,现金收入可增加11个百分点;提高到中专,现金收入可增加15个百分点;提高到大专,现金收入可增加19个百分点。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差距是造成我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潜在农业优势难以发挥的最重要因素。入世后我国农业对外开放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否适应国际化的农产品市场竞争的要求,将成为农业能否抓住机遇,面对冲击,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因此,要在提高农民素质的问题上花大力气,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坚定的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严格控制失学率,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要重视对农民进行操作性强的实用技术培训,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农民掌握新型农业技术,并应用于生产经营之中;要加强农民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和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节农业生产结构的能力。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