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2023第五届全国(嵩县)香菇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

    2023第五届全国(嵩县)香菇产业创新发...

    恶劣气候下食用菌防灾减灾措施

    恶劣气候下食用菌防灾减灾措施

    中国·蓬溪第22届全国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胜利闭幕

    中国·蓬溪第22届全国食用菌新产品新技...

    野生蘑菇,防毒指南

    野生蘑菇,防毒指南

    大球盖菇——素中之荤

    大球盖菇——素中之荤

    全国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闭幕

    全国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闭幕

    农村观念意识变化面面观

    发布时间:2003-07-0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走进东巴凤之前,记者曾与河池市市长杨才寿有过一番交谈。他讲了这么一件事:几年前,对口帮助河池的广东东莞市领导来到河池,深为老区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感动,认为东莞市人民要的就是这种精神。客人也开玩笑说:“假如我们有先进的理念、技术、资金、人才,这几样你们最需要什么?”杨才寿毫不犹豫地说:“要理念!” 杨才寿深深知道,与其他贫困兄弟县相比,东巴凤还很穷,比起发达地区,差距更大。以数据为证,全国人均年收入为800美元,而河池仅为474美元,东巴凤才230美元。造成贫困的原因,除了自然条件及历史因素,重要一点就是群众的观念陈旧。 杨才寿认为,东巴凤需要的东西很多很多:资金、人才、技术,但要彻底改变大石山里的落后面貌,最关键的还是要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 示范村里的穷与富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了可能是东巴凤最富的村。 位于石山深处的凤山县林峒乡久隆村巴腊屯,真正称得上山区的示范村。6月3日上午,记者走进这个石山小村,立即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四周是满目葱绿的群山,装修华丽的村民住宅楼,令城市里的普通工薪阶层望尘莫及;漂亮的村小学教学楼里,地板光亮如洗,学生们把鞋脱在门口,才进去上课——这是记者第一次见到村小脱鞋上课;宽阔的水泥村道,标准化的篮球场,造型新颖的路灯,还有藏书丰富的文化站,干净清洁的公共厕所,内容丰富的文化宣传长廊——整个村庄绿树环抱,俨然一座别墅小区! 凤山巴腊屯,不亚于城市居民小区。 “巴腊村有今天的变化,得益于村民的新思想新观念。”凤山县委宣传部部长熊朝福说。据介绍,巴腊屯如今55人,解放以来却出了33名大中专生,其中还有清华大学的学子。他们在外工作,心系家乡发展,除了资金上予以扶持外,更多是带来了新的观念。这个村的部分项目,就是那位清华学子设计的。 退休干部罗超跃回到家乡后,不仅带头养了1000多只鸡,还发动村里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饲养了200多只猴。他们提出“长抓猴,短抓养,不长不短抓种果”,硬是在石山缝里“掘”出了金子,如今全屯人均年收入都保持在两三千元。 还有凤山的弄累村,巴马的交乐村,东兰的色故村……这些“准小康村”,无不在村民“家庭要想富,脑袋要先富”的观念下走向变化的。 然而,同是一个自然条件的村,生活却有不同,总有一两户或几户人家的房子低矮破败,生活拮据。为何?当地的干部坦言:一个原因就是“无志无智”,缺乏“经济头脑”。 在东巴凤石山区,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年年灾害多;丰年三大坨,灾年空肚窝,若是不会搞,全家无年过。”上面说到的巴腊屯,12户中惟独一户没建新房,住的还是旧木架结构瓦房,与左邻右舍比,悬殊实在太大。 为何?原来大家都在发展养鸡、养鸭、种枇杷、核桃、青菜时,户主黄某却仍在“死守”那几分地,抱着大苞米不放,头脑就是转不过弯来,饭虽然有得吃了,日子却过得紧巴巴,哪有钱起新房? 想饭的农民和想钱的农民 “打点儿小麻将,看点儿歪录像,喝点儿根根酒,跳点儿坝坝舞。”“有吃有穿,房子是砖,吃菜不用买,烧柴不上山。”记者在东巴凤采访,在好多地方都听到这样的顺口溜。在贫困山区,有吃有住之后,一些群众想方设法搞增收,多赚几个钱,让生活过得更舒适更富裕一些,而有的群众却满足于现状——白天有酒喝,晚上有被窝。 凤山县的中亭子乡柏林村顶沙坪屯,过去穷得丁当响,用村主任曾方会的话说,就是“顶沙坪,三个角,家家户户吃红荞”,喝水要到5公里外去挑,全村没有一块水田,吃到大米那是“过年或生病才有的事”。 如今全村建成地头水柜63个,家庭水柜8个。村民还每户筹集40元钱,修了一条500多米长的水渠,旱地改田54.6亩,田坎硬化46亩。“现在家家户户都吃大米,玉米全喂猪。”记者问他现在还想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说:“不想饭了,只想钱!” 山区的一户人家还住在架子房里。 与顶沙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个别贫困山区农民至今观念陈旧,停留在“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养鸭为那点油盐钱”的生活层面上。凤山县金牙乡东王村东王屯,自然条件较好,有很多水田和山地,有八角林,年均收入达几千元,而且这个屯位于公路边,交通方便,建房本来十分容易,但几十年过去了,山还是那个山,林也还是那个林,旧瓦房还是那个旧瓦房。 原来,该屯在外头的人不多,大家长期“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没有机会接受到新观念新技术的熏陶和洗礼,家家户户的八角林,大都是祖辈留下的财产,大片荒山上,就是没见种出什么新的值钱的东西来,前几年八角赚钱,谁也没意识到要扩种,等到附近其它村屯新种的八角树已经结果卖钱了,村民近两年才开始“赶潮流”,结果是“一窍不得,少赚几百;得了窍了,财富跑了”。 二是这个屯每户都是“大家庭”——孩子多,负担重。该屯一罗姓人家,丈夫在乡里工作,又种有几亩八角林,按理说筹钱建座砖瓦房不难,但旧木架结构房子立了几十年,还是老样子。他说:“一直都想起个好房住住,无奈钱都送5个孩子读书了。” 三是村民只想前不思后,该屯至今没有饮水池,仍喝村旁的溪水,屯里一位在外工作的干部多次向县、乡政府打报告,好不容易弄到了几吨水泥,让村民自己投工建水柜,但却没有人响应,一些村民说:“白费那力气干吗?还不如挑水喝!” 变,不能仅仅局限在表面 这次采访,记者感觉到东巴凤农村的生活,确实比过去发生了很多大变化。吃的方面,“50年代是猪吃糠皮皮,只求填饱肚子就行,现在是人吃面糊糊,还得有酒有肉搭配”;住的方面,“茅草房变成了砖房,砖房换成了平顶房”,而且“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然而,记者也看到,农村的生活环境及卫生状况却没多大改观。 比如,茅草屋虽然换了砖瓦房,但房子结构没变,仍然是下住禽畜上住人,保持“人畜同居”的陋习,猪牛粪的混合味经常弥漫房间。而且几乎所到的每一户人家,卧室里的床被从来未见叠起过。 记者在东兰县武篆镇采访江平村巴别屯时,被村里几间大“豪宅”吸引,便好奇地进去参观,但屋里面却是一片凌乱,犁耙、木板、鸡笼随地乱丢。其中一幢楼房室内,猪圈鸡栏就建在厨房旁边,倒是其建在一间屋子的大鸽子笼,设计得精致美观。我们开主人玩笑:“鸟都住得比人好咧。” 巴马县的法福村弄友屯是个文明示范村,大多数居民都建了新楼房,在一位退休干部的带头下,全村还自筹资金8万多元,建起了一座既能蓄水灌溉,又方便行路的水坝桥。 但记者走进村里,感觉是脏乱差:村中央那条本来挺宽的村道,都被厕所、猪圈、牛棚、鸭栏给霸占了,污水四溢,臭味难闻。原来,村里没有规划,个别村民又喜欢贪小便宜,建房时都争着搞“圈地运动”,拼命扩张“住宅范围”,后果是自家房地面积大了,村里的道路却小了,自家的地板铺了水泥,村道却坑洼不平。 “改造客观世界不易,改造观念意识更难”,东巴凤之行,深感此言不谬!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