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第八届全国(广昌)羊肚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胜利闭幕

    第八届全国(广昌)羊肚菌产业高质量发...

    羊肚菌-菌中之王

    羊肚菌-菌中之王

    全国菌需物资行业发展情况与趋势

    全国菌需物资行业发展情况与趋势

    中国哈尔滨(尚志)黑木耳节暨第七届木耳产业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哈尔滨(尚志)黑木耳节暨第七届木耳...

    灵芝产业发展现状

    灵芝产业发展现状

    第六届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暨河北首届食用菌出口产销对接会

    第六届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暨河北...

    广东英德建面子工程 农民集体借钱建别墅

    发布时间:2003-07-3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深读指引:住着两层半的别墅,却欠下160多万元的建房债,这就是英德市“第一个别墅式农民新村”农民们的“小康生活”。此事归因于英德市政府7年前的“执政思想”———“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并号召当地农民借钱建别墅,作为农民“奔小康”的达标工程。 近日记者深入这个所谓的“奔小康”达标工程进行了调查采访。时至今日,住着别墅的村民债台高筑,仍过着困苦不堪的生活。所谓的“小康”只是空谈,当年“奔小康”的示范工程实际上成了政府形式主义的面子工程,而农民却为此赔上了自己的小康生活。 图:这就是英德市“第一个别墅式农民新村”。 现场:住两层半别墅的穷农民 7月6日,记者抵达粤北山区的英城镇高塘农民新村。甫到村口,便见到一妇女赶着一头黑色的大水牛奔将过来,空气中弥漫着牛粪的味道。在这妇女和水牛的背后是一栋栋墙体贴白瓷砖顶铺彩釉瓦的两层半别墅。从村口望去,整齐规划的别墅群颇为状观。 再往里走,村口前几排的别墅都有白色围墙和不锈钢大门,而后几排隔三差五的别墅不是没有围墙便是围墙没有贴磁砖,一位赤脚拿着砍刀的梁姓农民告诉记者,前几排装修完好的别墅多是村干部和家庭经济条件好的,放在前排作样板。而没有围墙的别墅是户主实在借不到钱,七年过去了,空在那里是等有钱了再装修。 老梁告诉记者,别看农民住别墅,实际都很穷。老梁向记者算了一笔帐,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是靠种笋卖,如今种笋的人多,笋价贱到三元钱一斤。一户卖笋卖到8000元算高产了。除去肥料、人工、家庭开支根本没结余,为了还债,年轻人空着别墅到珠三角打工去了。以前还有些田地种农作物,现在田地部分被占用建别墅新村,另一部分又被城西居委会打白条征为商业用地空在那里。 别墅里惟一的家电是黑白电视机 跳过水泥路上的一堆堆牛粪,记者走到了14栋B别墅的门口,该栋别墅没有建围墙,户主谭仕能放下手中的篾器活,带记者参观了他的两层半的别墅。 老谭的别墅的一楼放满了农具,室内惟一的现代家电便是14英寸的金星牌黑白电视机,他说已买了有十多年了,没有钱换彩色的。 记者看到,这座别墅对讲究实用的农民来说,居住不太方便。楼梯较窄而陡,楼上楼下堆满了谷子和玉米。老谭诉起苦来,他说,建了这座别墅他欠了一身债,至今还没还清。“镇政府开头讲要建农民新村,让每户先交2万元就可入住。实在没钱就向亲戚借,好不容易凑够2万元,镇政府领导说还要交1万元才可以入住,这一万元钱可苦了我们老百姓,本来就没钱,真是骑虎难下逼死人。” 在交谈中一些赤着脚背着农具的村民纷纷围了上来,村民集体向记者反应,像老谭这样家境的在村里很普遍,有的村民穷得连孩子都上不起学。没有钱为何还要建别墅呢? 老谭的大哥从隔壁的别墅赶过来说:“是当地政府只讲出成绩不讲实际,硬建了一套造价8万元标准的别墅骗村民先入住,后还债。村民却穷得叮当响,首期3万元都是靠借,再让村民还余款我看没有人愿意还。” 图:别墅里惟一的家电是黑白电视机。 背景:建别墅为奔小康达标工程 记者采访高塘村长杨学德了解到,高塘村住别墅的42户村民主要靠种笋为经济收入支柱,在1996年前后,笋价每500克可卖到20元,高塘村向上级人民政府上报的数字是人均收入有5000元,但世代住在山脚下的高塘旧村大多数村民家境贫穷。1996年,英德市政府要在高塘旧村兴建英德市第一个别墅式农民新村,作为农民奔小康的达标工程,这项政治任务就落在基层政府和高塘村民身上,接着便是层层开会抓落实。高塘村事实上并不富有,当地政府为什么还挑选在该村兴建英德市第一个别墅式农民新村呢? 记者采访了筹建高塘农民新村的英城镇城西居委会,城西居委会副主任杨焕桐向记者道出实情。他说,1996年他向上级政府打了一个发展三高农业的报告,报告中称,高塘村种竹笋人均收入有5000元。恰逢英德市政府要寻找一个较富裕村作为试点建别墅式农民新村,规定农民新村的每套别墅占地面积为24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98平方米,每户造价8万元左右。英德“第一个别墅式农民新村”由市政府牵头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别墅建成后,要成为当地政府上行下效的学习典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在这种口号的倡导下,要求基层建农民新村,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村民本来就没有钱,一下子要借3万元确实不易,要达标怎么办?镇政府只能要求村民去借钱。 原高塘村有近十户的村民连两万元都借不到,另外42户村民每户找亲友断断续续借了3万元就再也借不到了,其余的只好由政府牵头向建材供应商和包工头高价赊账。 杨焕桐副主任还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当时他和村长杨学德考虑农民没有钱建8万元标准的别墅,就想让农民能出多少钱就办多大的事,建个主体框架就可以了,农民再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贴磁砖、建围墙、搞室内装修。不料英德市政府一个主抓农民新村建设的领导从广州的考察途中打来电话指示,要建就建最好的。这样做没考虑农民的实情,政府不量体裁衣结果也苦了老百姓和供货商。 图:别墅村的村民债台高筑,并未过上小康生活。 故事一:死在借债路上的村民 提起高塘村民借钱赊账建别墅,村民的苦衷溢于言表。 村民集体向记者反映,为了借钱建别墅,高塘村有两位村民死在借钱的路上,记者找到其中一名死者的妻子黄×欢。黄×欢说,她的两层半别墅建于1997年,为了借齐3万元,1998年农历3月16日,他的老公两兄弟和另外一亲戚骑摩托车去找亲友借钱,不料在公路上翻车,三名借钱建房的男人当场死在路上。 提起老公的死,黄×欢眼角湿润起来,她说那一阵子,老公天天外出借钱,借不到钱就急得叹气,结果摔死在借钱的路上。男人死后,她一人带着三个无钱读书的孩子,几年下来还有一万多元的债务没还清。“早知道这样,我住窝棚也不住这个别墅”。 村民集体赊账欠下的建材款,也连累了当时在赊账合同上代表村民签字的村长杨学德。据杨村长介绍,建房用的水泥、钢村、磁砖,门窗都是由不同的供货商和包工头承包供应,为了取得供货商的信任,签合同时镇政府干部出面让他代表村民签字。由于到期村民无能力偿还,讨债的供货商经常到他家要债,特别是过年的那几天讨债人特别多。“我已有三个春节不敢在家里过”。村长说这话时显得很无奈。 村长杨学德向记者估算,每户别墅的造价需8万元,村民东拼西凑只付了3万元,余额5万元一直无能力偿还。依照村民现时的收入水平,在十年内能还清余额已是作了努力。杨学德村长还告诉记者:“别墅建成后,来视察的领导开的小车排了有一里路长,接下来还有人摄像,我和村民都不同意,就冲着摄像机喊,‘不要拍,我们农民欠了很多债还没有还’。”他说,由于高塘村债务缠身,他想辞去村长职务,但居委会和镇政府就是不批准。让他继续干。 图:别墅楼里堆满了谷子。 故事二:追债未果而破产的建材供货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高塘村目前因建别墅所欠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令村民奔小康成为空谈,在村民过着债台高筑生活的同时,几位建材供应商也相继破产。 在高塘村采访途中,记者见到了已破产的材料供应商王坚文,就是这位供应商曾在杨学德村长家住了11天并以绝食讨债,此事家喻户晓。 据王坚文介绍,1997年7月份,他通过生意场上的朋友介绍认识了为农民新村四处选购建材的高塘村长杨学德。然后经其介绍再认识了主抓“英德第一农民新村”工作的英城镇镇委巫书记和江镇长。并经镇委、镇府主要领导当面参与协商拍板,他才和高塘村长杨学德签定价值48万余元的《供货合同》,约定高塘农民新村的42栋别墅装修瓷砖和彩釉瓦由王坚文供应,货到后首期付5万元,余款1998年6月份前全部付清,到期付不清,则每月按余款月息0.015元收取违约金。 然而,高塘村收到材料后,村民根本无能力还账,收不回货款,王坚文便遭人追债,直至破产。于是王坚文便成了到这个别墅新村讨债的常客。“看到全村都住上了新屋,而我的血汗钱要了六年都要不回来,我真的好绝望”。王坚文说。 为了讨回债,他曾采取一些过激方式,他讨不到债,便到高塘新村村长杨学德家一住就是11天,最后几天竟不吃不喝不出门抗议。 王坚文还挂牌到英德市政府门前静坐,直指当地政府在无经济实力的情况下还倡导农民建别墅新村是为了政绩,苦了老百姓,也骗了供货商。 在王坚文长达六年的讨债生涯中,先后零零散散收回现金21万余元。2002年初,王坚文将无钱还债的高塘村告上英德市人民法院。两个月后,法院作出判决,根据判决,高塘新村尚欠王坚文26万余元的本钱和近二十万元的违约金。这样一来,至记者发稿时止,高塘新村仅欠王坚文一项债务便达40多万元,而且这个债务雪球将越滚越大。 据城西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林强告诉记者,高塘新村兴建别墅,导致多名供货商和包工头破产。其中供应全村铝合金窗的小老板,目前只讨回5000元;供应水泥的厂家因血本无归倒闭,另择它业。林强透露,高塘新村集体欠外债160多万元,王坚文在当地经济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还能要回部分欠款已是万幸,“别人都要不到,会哭的孩子多吃奶嘛!” 政府态度———— 政府要卖地为村民还债? 面对响应政府号召住别墅的高塘村民根本没有能力还清债务的困境,当地政府是否放任不管? 城西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林强受英城镇委巫书记的委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林强称,当时兴建高塘农民新村,镇政府是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执行的,由于政府第一次搞农房改造没经验,遗留下很多问题。为了还清高塘新村的债务,英城镇政府准备将所属高塘新村的一块价值180万元的商业用地通过合法手续出售,用来偿还高塘村债务,目前正在洽谈中,有望年内解决高塘新村建别墅所欠的部分债务问题。 而事后记者采访当地村民了解到,林强书记所说的那块商业用地实际是高塘村旁的一块空地,从开发农民新村那时起,已在那里闲置多年,是否卖得出,有待观察。 别墅式农民新村成了教训 记者在当地的采访引起了英德市委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英德市委政策研究室邓主任和英德市一市委常委会见记者时表示,政府号召农民建别墅新村,本意是好的,在该市并没有领导以此为政绩而升官。针对英德市第一个别墅式农民新村留下的“后遗症”,记者与邓主任进行了对话。 记者:兴建的英德市“第一个别墅式农民新村”,据说是为响应政府的号召? 邓主任:英德市当时是有这方面的文件精神,主要是配合农房改造,“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当时粤北山区流行这种说法。当时,高塘村在当地收入还是较好的,就选择在该村搞农房改造试点。不过没有注重实际,搞得大了点。但政府没有强求一律,高塘村至今还有近10户没有建别墅,仍住在高塘旧村的老房子里。 记者:政府号召兴建别墅新村,有没有搞工程招标?涉及到工程款这方面有没有腐败问题? 邓主任:虽没有搞工程招标,但工程具体事务是由高塘村长杨学德自行组织的,以开家长会形式自己买材料,比较民主。许多农户有困难,基本都是借钱贷款,向包工头赊材料。为了建好这个样板农民新村,市政府为这42户农户搞优惠免收措施,市建委设计院免收设计费和报建费,政府还调拨了水泥。 记者:在英德市“第一个别墅式农民新村”兴建之后,是否还兴建有别的别墅式农民新村? 邓主任:在这之后,当地政府就有了一些经验,接着兴建了裕光农民新村、冬瓜岭农民新村、刘屋农民新村。另外大站镇政府也搞了一个,虽然农户也存在欠债的问题,但相对来说农民是量体裁衣,视能力而行,不过都没有“第一个别墅式农民新村”搞得好。 据邓主任介绍,英德“第一个别墅式农民新村”遗留下的一些问题,都成了市委、市政府现任领导班子的经验和教训,近两年不再号召兴建形式上的别墅新村,村民要不要建别墅,视村民经济能力而定。 记者发稿时了解到,记者采访已在当地引起反响,经英德市信访办与英城镇主要领导协商,紧急达成如下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按照农民新村别墅造价标准,每户至少还应交3万元,考虑到目前村民经济收入不高,支付有困难,英城镇党委决定,年内只要村民每户再交一万元就视为还清债务,剩余欠款则由居委会动用征地款还清债务。 梅花香自苦寒来———英城高塘村奔康致富纪实 1996年以来,高塘村在英德市连续创下了几个“奇迹”:率先成为全市的电话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3500元,户均超过了30000元;建起了全市第一个统一规划、统王设计的别墅式农民新村,成为全市农民新村建设的典范;相继被英德市、清远市评为“文明小康村”…… 高塘村位于英德市区西北侧1公里处,是英城镇城西街道居委会(原马口管理区)下辖的一个自然村,目前共有52户,总人口285人,共有水田、旱地2150亩。过去,高塘村同英城镇的其他村一样,并没有特别的优势,相反,由于人多地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信息不便、思想观念落后等原因,经济一直较为落后,加上该村有12个姓氏,是典型的“梅花杂姓”村,人心涣散,各项工作均难以开展。针对这种状况,在英城镇党委、政府和马口管理区的领导下,高塘村决心改变自己落后的面貌,实现村民奔康致富。几年时间过去了,高塘的农民富起来了,他们在奔康致富的道路上快速前进。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他们艰苦奋斗、发展创业的历程,总结一下他们发家致富的成功经验。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