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安全吃菌知多少

    安全吃菌知多少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未来发展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

    气温飙升!这些菌菇品种轻松战高温

    气温飙升!这些菌菇品种轻松战高温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胜利闭幕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云南:四不通的小康村“小康帽”是怎样戴上的?

    发布时间:2003-08-2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说起“小康村”,人们也许会首先想到村中有宽敞的大道、漂亮的小洋楼,“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村民们过着连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然而,在云南省安宁市县街乡有这样一个小康村——不通路、不通水、不通电话、不通电视。 四不通的“小康村” 这个叫筲箕凹的“小康村”,坐落在一道狭窄的山谷里。 要说这个村“不通路”有点冤枉它,记者就是沿着一条路面上稍微铺了一些碎石、仅容得下一辆汽车通行的土路慢慢进村的。但提起这条路,村民们都怨声载道。村民陶正良对记者说:“去年勉强修了一下这条路,现在你们才能够进来。要是在三四年前,你们来到路口就要调头了,因为就算你们想挽起裤脚走都进不来,特别是雨天。”很多村民都向记者反映,天晴的时候沿这条路走还好一点,只要天阴下雨,根本就走不了,孩子出去上学都困难。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而筲箕凹村是没有路也称“富”。 路要天天走,水得天天喝。村民张明军老汉的两个儿子如今都分家出去过了,家里只剩下他和老伴,为了喝水,他每天天不亮就要蹒跚着到离家几百米远的一个小水坑去挑水,去得早了,水会多一点,也会相对干净些。记者跟随张明军老汉来到他每天打水的那个小水坑,看到已经有不少村民在排队挑水。这是一个村民们自己挖的小水坑,因为是雨季,水已呈暗绿色,水面上漂着一些杂物并且飞满了小虫。记者问村中是否还有其他水源,村民说还有几处,但这里已经是最好的了。 筲箕凹村村委会主任樊兴义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根本没有干净的水源,哪里会出水就在哪里挑来吃,那种水全是从撒过化肥、农药的田里冒出来的,所以差不多都有毒;因为长期喝这样的水,村里得肠道病的人相当多。 记者来到村民王福保家时,他正在砍猪草。走进一家4口住着的一间墙上已经裂开的土坯屋里,没见到小康村村民家里应该有的电视、冰箱,整个房间空空荡荡。王福保说,全家就靠卖点辣椒和养了两头猪可以有些收入,一年不到一千块,粮食也只够吃半年,村里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村民和他家的情况差不多。村委会主任樊兴义说,现在村里的年人均收入就是一千元左右,主要是靠栽辣椒,种包谷,养猪和养鸡。 “小康帽”是怎样戴上的? 按筲箕凹村的人均收入水平,别说是小康村,甚至还不如一些贫困村。据记者掌握的情况,在安宁市的扶贫攻坚村名单中虽然没有筲箕凹村,但很多贫困村的人均收入都比筲箕凹村高。那么,筲箕凹村为什么会被评为小康村呢? 原来,1993年安宁市茶桑果站引进了一批北京水蜜桃在筲箕凹村栽种,1995年正是旺季,当时水果好卖,所以筲箕凹村的人均收入在那两年中有1500元左右,超过了当时安宁市小康村人均收入1200元的评选标准。那时候,安宁市正在全市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开展争创小康村的达标竞赛活动,乡、村干部达标心切,明知道只有人均收入一项超过了小康村评选标准,其他诸如通路、通自来水、通电视、通电话等标准均未达到,仍然向上级申报了“小康村”。一俊遮百丑,安宁市委、市政府没有经过认真核查,就授予了筲箕凹村“小康建设先进村”的称号。 乡、村干部高高兴兴地捧回了“小康村”的奖牌,而对凭着虚报浮夸换回来的这个金光闪闪的奖牌,村民群众却十分反感。有村民对记者说:“不通路,不通水,有个黑白电视还收不到台,吃糠都没有水拌,这叫哪门子小康村?有些干部为了给自己的乌纱帽增光添彩,连基本的做人良心都不讲了,撒谎从来不脸红。” “小康帽”成了“紧箍咒” 筲箕凹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但戴着“小康村”的帽子,筲箕凹村的村民丝毫没觉得有什么荣耀,相反,时时还有一种羞愧之感。尤其是现在,村里的生活已大不如前,村民们先前的主要经济来源水蜜桃因为市场行情不好,再加上树开始老化,桃子根本就卖不动,很多村民已经把树都砍了。别说是“小康”,村民们吃饱穿暖都觉得有不少的困难,但是仍然不断有人到筲箕凹村参观学习、考察“取经”。不过,来的人大多摇着头出村,有时候还会嘟囔一句:“原来是个吹出来的‘小康村’!”每当这时,村民们就会无地自容,有一种被扒光了衣服的感觉。 自从戴上这个“小康帽”,村民们觉得走到哪里都会遭人白眼、被人讥讽。村委会主任樊兴义感慨地介绍:“有一次村里的电线断了,没有钱修复。我们去找市扶贫办请求帮助,谁知扶贫办的人把我们狠狠地奚落了一通,‘你们不是小康村吗?来找扶贫办干什么!’” 村民们再也无法忍受“小康帽”带来的屈辱。他们开始一次又一次地上访,要求取消头上这顶“小康帽”。但这帽子就如同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戴上去容易,摘下来却是千难万难。有干部甚至训斥村民:“报纸上只有‘甩掉贫困帽子’的说法,从没听说授了‘小康村’称号还要求摘帽的,简直是开政治玩笑!” “‘小康村’的帽子为什么就摘不得?摘掉‘小康村’的帽子究竟丢了谁的面子?”筲箕凹村的村民对此十分不解,“我们村确实连贫困村都不如了,为什么还非得让我们继续戴着‘小康村’的帽子遭人闲话?” 筲箕凹村这顶并不光彩的“小康帽”,安宁市和县街乡究竟有没有勇气去摘?记者两次前往县街乡政府采访,第一次去时,书记、乡长都紧闭房门。第二次去时,终于找到一位副乡长,没想到他却反问记者:“谁说的没水喝,谁告诉你们的?”记者回答说是听村民反映的,这位副乡长竟恼怒地说:“村民反映的?那你们找村民去!” 现在,筲箕凹村的村民仍旧戴着“小康村”的帽子,过着贫困的日子。(完)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