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立暨2024食用菌产业数智化创新发展大会

    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成...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强雨天气,食用菌生产如何安全应对?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未来发展

    透过2023年度业绩报告看食用菌上市公司...

    气温飙升!这些菌菇品种轻松战高温

    气温飙升!这些菌菇品种轻松战高温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设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胜利闭幕

    第九届全国(新县)羊肚菌高质量发展大...

    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利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胜利闭幕

    第23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博览会暨全国...

    上半年农村经济运行环境分析

    发布时间:2003-09-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总体上看,上半年农村经济运行环境依然是紧中有松。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非典”疫情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尤其是增加了农民外出打工就业的难度;二是由于国内外内农产品总供给下降,国内价格明显回升;三是政策层面态势较好,继续出台保护农民利益措施。 (一)“非典”疫情明显影响农民收入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使年初较好的增加农民收入态势发生逆转。一季度,农民现金收入人均73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其主要来源于出售产品收入和打工收入。农民外出打工收入人均99.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5%。同时,粮食价格上涨7%,棉花价格上涨42%,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10%以上,牛羊肉价格持续上涨。但进入4月份以后,受“非典”疫情影响,与农民销售农产品和打工关联性强的第三产业遭受重大损失。二季度,第三产业仅增长0.8%,增长速度比2002年同期回落6.1个百分点,其中,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旅游业等损失尤为严重。据有关部门对29省(区)13个主要服务行业2.4万多个单位的调查,因受“非典”影响,上半年营业收入比2002年同期下降14.8%。市场销售明显降温,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明显低于一季度9.2%的增长速度。 “非典”疫情对农民收入所造成的损失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农民工返乡和暂时失去工作。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疫情造成700—800万农民工返乡,使二季度农民现金收入人均减少20元。此外,全国约有1000万外出务工农民暂时失去工作。 二是农产品价格下降和不能及时销售。5月中旬,除粮食价格基本平稳外,棉花价格下降23%,蔬菜价格下降10%,水果价格下降25%,肉猪价格下降10%,肉牛价格下降4%,菜羊价格下降14%,家禽价格下降10%,蛋类价格下降4.5%。而且,为防止疫情在农村扩散,许多地方暂时关闭农贸市场,农产品销售困难,使二季度农民现金收入人均减少5元。 三是二三产业农户歇业或营业额下降。据河北省调查,“非典”疫情导致从事工业生产的农户收入下降60—75%,从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零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有25%左右,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农户的收入减少30%。有关部门估计,因此导致第二季度农民现金收入人均减少10元。 (二)多种因素促使农产品价格总体回升 第一个因素是国内市场供求变化。粮食产量已经连续 4年下降,已经消化了相当部分前几年的库存,特别是新粮的即期消费比重相对增加,从而导致粮食价格从2002年下半年以来小幅回升。第二个因素是国际市场变化。由上年生产减少和消费增长,全球主要农产品库存下降,导致2003年上半年国际市场大部分农产品价格高于上年同期,从而拉动国内市场价格回升。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美国农业部的分析报告:谷物,2002年全球总产量比上年减少3.2%,为近5年来最低,年末库存比上年同期下降19%,库存消费比下降6个百分点;棉花,2002/200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1920万吨,减少11%,而总消费增长4.4%,期末库存跌至1994/1995年度以来最低水平;植物油,2002/2003年度,全球产量将达到9328万吨,同比增长4.4%,而消费量将达到9399万吨,同比增长6.1%,期末库存662万吨,同比下降21%。在此种形势下,上半年国际市场粮食现货价格普遍高于去年同期,棉花价格大幅度上升,植物油总体价格水平较高。第三个因素是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近年来国家增加公职人员工资,提高下岗职工社保补贴,对刺激食品消费起到一定作用。更主要的是,由于上一轮住房改革已经结束,医疗改革已见端倪,城市居民逐步更多地将收入用于副食品消费,拉动其价格上升。2003年1—5月,国内消费品市场活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经营的吃的商品类增长10.8%,其中饮料类增长15%,肉禽蛋类增长14%,其他食品增长17%。 (三)政策层面的利好信号较多 “十六”大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新战略,中央把农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有关重大政策加快实施和启动。 其一,继续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试验直接补贴农民。各地继续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探索确保粮食安全机制。如广东省和长沙市、南昌市制定了确保紧急情况下粮食安全的应急措施。关键的一步,是安徽全省和吉林、湖南、湖北、河南的少数地县进行直接补贴农民的试点。其重要作用在于,将原来通过国有粮食企业以保护价形式补贴农民的国家财政补贴改变为直接给予农民,有利于提高补贴效率,减少中间流失;同时,起到从根本上推进粮改的效果,试点表明,要实行直接补贴农民,只有改革粮食流通体制以置换出被占压的财政资金,只有放开粮食市场,只有改变国有粮食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局面。尽管目前的试点还需要完善,但方向已经不可逆转。 其二,农村税费改革深化。2003年,中央决定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重点包括:进一步减轻主产区和种地农民的负担,中央和省两级财政的转移支付,重点向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倾斜;逐步取消农业特产税,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具备取消农业特产税的条件,其它地方也要缩小征收范围,降低税率,逐步取消;严格把握政策界限,作为一条硬杠杠,农业税及其附加不准超过国家规定的税率上限,确保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浙江、四川、安徽、江西等省已经从2003年起全部或大部取消农业特产税。 其三,国家增加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投入。2002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决定要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年初,国家安排257亿国债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促使各地加快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其四,保护农民工的合法利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从十个方面要求各级政府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针对原来城市收留管理办法存在着侵犯外来人员合法权益的弊端,国务院决定取消收留遣返制度。在“非典”疫情严重期间,一些城市开始重视改善农民工的住宿和医疗条件。一些地方开始取消暂住证。种种措施,都有利于农民进城务工,维护其合法权益。 其五,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国家继续推进农产品的区域化种植,促进粮食、油菜生产的优质化;建立农产品的质量检验检疫体系,促进农产品出口;年初,中央9个部门联合制定扶持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措施,对扶持大豆生产、加工及鼓励豆粕出口做出规定,并决定从2003年3月1日起免征豆粕运输的铁路建设基金,使豆粕铁路运输成本降低30~40%。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