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创业教育催生“校园小老板”
发布时间:2004-05-2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报洛阳3月28日电(本报记者潘志贤通讯员曹淑红韩卫红)在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宿舍楼和篮球场之间的凹地里,有一个用草帘覆盖着的200多平方米的食用菌大棚。一面写着“食用菌创业协会”的红旗在春风中猎猎作响。这是该校园林系食用菌创业协会的创业基地。大棚内,一排排一米多高的菌种垛上长着鲜嫩、硕大的蘑菇,有的同学在为菌种补充水分,有的同学在采摘鲜菇,有的同学正将采好的鲜菇送往菜市场。“一天能采50多斤菇,第一茬平菇收入1600多元,还能采3茬菇,扣除我们投入的2800元股金,收益还是不错的。”今天下午,食用菌创业协会会长、2002级食蔬专业的同学何文高兴地对记者说。
2003年10月底开始,由2001级食蔬专业的学生党员石书强负责,带领2002级食蔬、园艺专业的7名同学,每人入股400元,利用废旧大棚,建成了这个基地。在经过彻底清理、消毒、购料、拌种、发酵、装袋、管理、销售等环节的辛苦付出后,他们品尝到了丰收的甜蜜和喜悦。
在河南科技大学,这样的创业活动在一些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开展得如火如荼。
2003级新生孟彦雨、刘辉等同学在临时班主任、2001级学生张中良的带领下成立的“拓荒协会”,在图书馆前的荒地上,采用保护地栽培法种植蒜黄,投入与产出比为1∶5。食蔬专业2001级石书强和同学王清春一起,在情人节推出了自己的“花季花语”;2002级果树专业学生也成立了“园艺创业协会”,推出了花卉、果树等实践项目,预计“钱景”颇丰。
该校学生处处长张赞平老师说,创业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得益于学校对创业教育前瞻性的认识。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相对于下岗职工、进城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来说,拥有年龄和专业知识等优势的大学生是社会就业的强势群体,”张赞平说,“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将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他认为,高等院校要从创业观念、创业精神、创业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唤起学生的创业意识。
河南科技大学是中国创业学研究所所在地。记者了解到,该校在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的同时,还积极支持学生申报“学生课外科技制作专项基金”,设立“学生创业实践项目专项奖励经费”,努力做创业“小老板”的贴心人和支持者。(摘自:中国青年报)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