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武定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发布时间:2005-03-0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云南省武定县走龙头企业加专业协会和基地联农户的路子,大力发展人工食用菌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2002年以来,武定县委、县政府从本地气候、土地等资源优势出发,积极引进福建客商江祖豪组建武定县春江珍稀菌有限公司,带动农户大力发展人工食用菌产业。该公司成立后,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被州政府确定为农业龙头企业。
为推动人工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武定县委、县政府从宣传发动入手,加大领导工作力度,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县生物创新办具体抓,经常深入企业和农户进行调研,及时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真正做到思想统一、领导到位、目标明确、政策保障、责任落实。为提高人工食用菌种植技术,带动更多的农户种植珍稀食用菌,县政府依托春江公司成立了人工食用菌产业协会,扶持春江公司在县城建成了占地27亩,集菌种繁育、示范种植及科技培训为一体的基地,为广大农户发展人工食用菌种植提供示范。为确保种植农户的收益,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购销合同,提供优良菌种和全程技术服务,统一菌种供应价格、统一种植技术操作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产品最低保护价格,产品实行挂牌收购,深受农户的称赞。目前,全县已经发展人工食用菌种植专业协会分会2个,会员117个,种植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的示范村3个。
为加快武定县人工食用菌产业发展,武定县创新办与县信用社通过调研后,把农村信用合作小额贷款与发展人工食用菌产业相结合,使信用社小额贷款重点投放在扶持农户发展人工食用菌种植上。2004年,县信用社在近城、九厂、插甸、高桥、猫街等5个乡(镇)共向300多户农户发放小额贷款150万元。
通过3年的努力,武定县的人工食用菌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2004年,全县共举办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班35期,培训农民3149人(次),发展以茶薪菇、大球盖菇为主的珍稀食用菌种植30.6万平方米,种植面积是2003年的6倍。预计鲜菇总产量2500吨,总产值(含菌种、菌袋产值)2237万元,带动560户农户增加收入810万元以上,户均收入1.45万元。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