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4-1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菌草产业是一个阳光产业,已成为我市部分地区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经。针对目前菌草生产存在着规模小、产品单一、没有龙头企业带动、移民吊庄地区农民缺乏资金、发展速度慢等问题,近日我市提出发展菌草业的六条措施,以进一步将此产业做大,提高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这六条措施包括:整合菌种资源,搞好技术服务,支持有关专家和食用菌加工企业帮助农民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种植品种;积极筹建菌草协会或合作社,帮助农民解决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问题;利用今年的支农和扶贫项目,在移民吊庄地区兴建菌草棚,给予二代温棚建设资金上的扶持;珍稀康菌草生产加工企业要在现有基础上扩大菌种生产、菌草配送、营销、加工规模,形成龙头企业,带动菌草产业发展。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有菌菇棚1000多栋,1万多间,主要分布在金凤、西夏及闽宁三地,品种主要有双孢菇、鸡腿菇、灵芝菇等,一栋棚户均增收5000元左右。据有关数据显示,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市菌菇生产棚可达到2万间2000多栋,实现产值820万元。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