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4-1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丽水食用菌发展历史经历采食野生菌、半人工栽培、纯人工栽培三个时期。独特的丽水香菇文化源远流长,菇民有自己的‘山寮白’语言,有香菇诗词歌赋、有自创的‘菇民戏’……”昨日上午,在市农科所食用菌研究中心小会议室里,圆桌一旁的食用菌专家、农艺师顾新伟正绘声绘色地讲述丽水食用菌的发展历程。圆桌的另一边,市委书记楼阳生神情专注地听着,认真记着笔记。围绕农民增收,抓好“三农”问题,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每位市领导安排联系一个农业主导产业,指导产业发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联系食用菌产业的楼阳生昨天主动邀请我市的食用菌专家来授课,虚心向专家们请教,听取他们对产业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丽水食用菌产业在工艺改进和品质提高上实现重大突破,创新出高棚层架,延长了菌龄,探索出许多新的栽培模式……”顾新伟举例介绍说。“高棚层架效益高吗?一个大棚能放置多少袋菌棒?”楼阳生不时插话询问。“高棚层架里长出的香菇质量好,效益高。一亩单层大棚只能放8000袋菌棒,而高棚层架可以容纳3.2万袋菌棒。”顾新伟一一回答。
庆元食用菌科研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陈俏彪,市食用菌研发中心高级农艺师吴学谦还分别就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措施对策、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及对策思考作了讲解。不知不觉,两个半小时悄然而过。听取了专家们的讲解后,楼阳生说:“今天我是来学习的。三位专家上的这堂课,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我市食用菌产业的认识。食用菌产业是丽水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市有三分之一的农民在从事食用菌的生产,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农民的增收,关系到地方的稳定。要高度重视研究,采取相应措施。”楼阳生说,发展食用菌产业,当前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消除疑虑,充分认识到食用菌的价值、市场发展的前景,充分认识到食用菌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可能。要认真研究解决投入不足、人才缺稀、组织化程度低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以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企业为主体的运作模式,思考研究丽水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要依靠科技支撑,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发挥行业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作用,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做好食用菌原料供应和废料循环利用的研究课题。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