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8-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记者从黑龙江农业信息网获悉,黑龙江省绥棱县,为农民增产增收,提高经作物的经济效益,他们实施了“科技上培、党员来示、大户能带”的三招策略,扩大了生产规模;大大提高了木耳的科学含量;带动了木耳行业的巨大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什么才能成为牵动全县的经济作物?绥棱县“相中”了黑木耳。怎样才能把它作大作强,为农增收?这个县实施了科技上培、党员来示、大户能带的“三招”战略。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个县黑木耳种植户发展到68户,培耳230万袋,已全部成活,预计可采收黑木耳180万斤,实现经济效益200万元。
绥棱县为改变以前“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阻断式发展的局面,通过派专人考察黑木耳培植及市场等途径,结合当地森林资源丰富,锯末子充足的实际,决定在全县发展黑木耳栽培,烹大“黑色蛋糕”。
要在全县推广黑木耳种植,技术是“生命”也是保证。这个县通过专家讲座、协会指导等多种形式将黑木耳栽培技术送到了农民的手中。今年3月25日,该县食用菌协会会长骆文志到后头乡,就黑木耳栽培工艺流程进行了讲解,并与当地居民结成技术对子,发展黑木耳种植。4月11日,省科学院专家赴绥中乡,就黑木耳的选种接种、培养基的选料配料灭菌、培养过程等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黑木耳协会还通过科技110和电视等形式向全县农户“传经送宝”。
了解了技术的农民还是不敢草率投资,亏了本怎么办?正在农民徘徊的时候,乡村干部带头搞起了黑木耳的栽培。克音河乡的妇女主任金淑文等11名乡干部合资栽培黑木耳13万元袋,目前这个合资组织已成为了全乡的黑木耳栽培基地,供农户来参观、选种。据了解,全乡8个村已有150户农民向基地欲订了黑木耳的培养基。“眼瞧这大耳,采摘后可卖鲜耳,又可晒干了卖干耳,基本上没有啥损耗,俺也要种些。”部落村3组村民李大爷虽然年岁大了,但他也要分吃一块“蛋糕”。
靠山乡胜利村的种植大户许风山已有三年的种植经验,去年他的2万袋黑木耳为其带来了近2万元的收入,已成为有名的木耳栽培大户。今年在他的引带下,又有19户搞起了黑木耳栽培。去年绥中乡北节村四组村民刘春玉也搞起了黑木耳栽培,现有14万袋木耳长势良好,今年可实现纯收入14万元。像他们这样的栽培大户在绥棱还很多,正在引带更多的农民驶向黑木耳栽培的“快车道”。
如今,这个县10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黑木耳种植户。据悉,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在全市、全省叫响黑木耳品牌,这个县将组建黑木耳加工厂,形成黑木耳的栽培、加工、销售一条龙,将黑木耳可产生的利润“吃干榨净”。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