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5-08-2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据四川新闻网消息,今年以来,通江县采取项目、资金、技术捆绑使用的方式,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重点推广了通江银耳“银科A2”和“银科01-2”两个品系。根据目前采耳状况和生长形势,耳农户均能净增收入100元以上。
年初,由县银耳科研所承担实施的《通江银耳优良品种大面积推广》项目,在陈河、涪阳、新场、临江、铁厂和诺水河镇等银耳主产区推广种植。县银耳科研所与种耳大户签订了银耳生产合同300余份,项目实行联产联利联酬,消除了广大耳农的顾虑。项目实施以来,银耳科研所垫付菌种6万瓶价值3万多元,指导耳农搭建标准耳堂450个,发放《通江银耳生产技术规程》资料1000余份,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8期,培训人员500余人次。
近日,项目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银耳主产区的6乡42户种耳大户,一路看到雪花花的耳花开满了棒、开满了堂、开满了户。经了解,主产区耳农每瓶菌种平均单产达0.6斤,大多数菌种单产在0.7斤以上。据诺水河镇青潭坝村耳农张开发讲,去年他家接种县科研所菌种450瓶,收到干耳350斤,卖了1.4万余元。今年他扩大了种植规模,接种了800瓶菌种,目前已收干耳170余斤,秋后还将捡耳600斤,他家银耳估计全年可创收2.5万元以上。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