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广东食用菌出口量剧降24.6%
发布时间:2006-01-2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出口呈连年增长的良好态势。然而,广东却出现与全国出口稳步增长背道而驰的局面。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食用菌出口量达47.5万吨,价值8亿美元,分别比入世前的2001年大幅增长61%和88.9%,年均增幅达12.6%和17.2%。反观广东,2004年的出口量为3.7万吨,2005年却降至2.8万吨,与2004年相比降幅24.6%,与2003年相比降幅达38%,并从我国食用菌出口量排名的第2位降至第3位。
市场大幅萎缩
业内人士分析,出口市场大幅萎缩是导致出口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据了解,2005年,广东食用菌出口市场的数量由上年的67个下降为63个,对主要市场出口下降明显。其中,对香港、东盟、加拿大和中东的出口降幅均超过两成;对欧盟和美国出口量则分别下降2.4%和12%。
同时,我省品种出口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口量。广东食用菌出口主打品种小白蘑菇罐头,2005出口量仅为1万吨,降幅37.2%;干香菇更是高达48.5%。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不是新鲜冷藏的草菇、干银耳的出口量分别保持增幅55%和45.7%的话,出口形势更加不容乐观。
遭遇贸易壁垒
近年来,出口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使得广东食用菌在出口路上举步维艰。2005年11月18日,墨西哥经济部发表公报说,墨政府对来自中国的蘑菇征收191.9%的高额关税;新年伊始,澳大利亚决定对原产于中国(江苏粮油进出口公司除外)的蘑菇罐头采取反倾销措施,征收4.2%-23.2%的反倾销税,而广东出口企业由于应诉不力,全部将被征收最高一档的23.2%的反倾销税。
据了解,2006年1月1日,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正式实施;2006年6月1日,日本政府将根据修订后的《食品卫生法》,施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业内人士指出,两项食品安全法规的实施,必将对广东食用菌出口带来严重影响,出口难度和风险将进一步增大。
出口企业急增
尽管2005年私营企业出口食用菌8.3万吨,增长4.2%,但在出口量增长的同时,出口价值仅为915万美元,下降1.7%,出口效益比上年略有下降。而广东国有企业出口食用菌总值更是下降29.2%。
在出口量下降超过两成的情况下,广东参与食用菌出口的企业并未减少,反而出现大幅增长。去年广东共有416家企业参与出口食用菌,比上年增加了53家,增幅为14.6%。众多企业的加盟使出口日趋剧烈,上年出口量超过千吨的全部6家企业中除1家保持增长外,其余出口均下降超过三成。去年该6家企业出口食用菌1.3万吨,大幅下降44.5%,竞争之剧烈可见一斑。
业内人士建议,针对目前广东食用菌出口的严峻形势,出口企业应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互律机制,及时掌握欧盟、日本对进口食品化学残留物的新标准、新要求,积极与检验检疫检部门沟通,实施符合新标准的规范化生产体系;同时,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国际新市场。 责任编辑:suokaini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