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06-0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精心选种培育: 让大棚闲日不闲
该农户告诉记者,他自2000年以来开始大棚种植冬种食用菌,收益非常好,觉得遗憾的就是夏季的品种少、导致大棚闲置。近年来,玉林市大力引导将食用菌产业打造成玉林市优势产业,而在冬种食用菌做大做强的基础上,利用空闲的蘑菇大棚进行夏季食用菌新品种试验示范,提高食用菌大棚利用率成为了广大农户的迫切需要。从市场需求来看,目前夏季食用菌栽培面积小、品种少,只有为数不多的平菇和草菇等,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从国内外发展来看,食用菌发达地区早几年已进行常年化生产的研究和探索,并有加快发展的趋势。
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的林霞所长告诉记者,培育夏季食用菌最大的技术难题在于克服高温困难。如何让食用菌能在出现30℃高温的情况下顺利成长收获?2003年,该所的研究小组分别从福建、广东、武汉等地引进了8个高温食用菌新品种进行试验,其中包括金福菇5个菌株、鲍鱼菇2个菌株、大杯伞1个菌株。在试验时他们发现大杯伞菌株栽培出菇产量不理想,鲍鱼菇在7、8月温度高于30℃不能正常出菇,不适合自然温度下高温月份栽培,而金福菇品种中的2个菌株比较理想。项目组从中选取了5个菌株中优良子实体多次进行组织分离驯化,最终获得了比较优良的金福菇菌株。同时经过生理性能测定和菌株出菇性能比较试验以及培养料配方筛选,筛选出优质高产的菌株和最佳培养料配方,做好菌种的生产准备工作,并于2004年进一步扩大面积栽培并重复出菇试验。
艰难实地试验: 蘑菇在夏日中绽放
他们于2004年4月开始试验,天气又成为一个新的拦路虎。在刚准备开始试验期间,谁知天公不做美,断断续续下起了大雨,技术人员不能让堆放在露天下的培养料被雨淋湿,只好当起了搬运工把它们搬到室内,等雨停了又把它们搬出去,要下雨时又都搬回来。栽培料共有100筐近2500公斤,但他们一趟又一趟不厌其烦地来回堆放、搬运着。到了出菇菌丝培养阶段,他们每隔5天要定时定点观测菌丝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而在菌丝长满袋后进行全脱袋或半脱袋覆土时,技术人员们又遇到了新的难题,由于连降大雨,原来用于覆土的泥土在雨水冲洗下流失了一部分。他们只得又到附近的山坡上去挖来泥土,保证了试验的顺利进行。在试验期间,技术员还必须做好温度、湿度、出菇情况及产量等记录。据林所长回忆,在出菇时正值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室外的温度高达到30多摄氏度,大棚内的温度比外面的更高,而且更加闷热。技术员每天都要到每个大棚进行监测记录,每次结束工作之后,他们身上几乎都湿透了。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鲜艳的花朵,经过试验,新品种——金福菇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投入产出比达到1:3.4。另外,还有着卖相好、耐贮藏的特点。据了解,金福菇在10℃条件下,保鲜期可达1个月,不变色,不变味。该农户告诉记者,他去年利用了原来闲置的蘑菇大棚栽培金福菇,轻轻松松就赚了三四万元,因此今年和以后还会继续种下去。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