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安全过冬”全知道

    食用菌“安全过冬”全知道

    2023香菇产业会员推荐品牌

    2023香菇产业会员推荐品牌

    2023食用菌行业名特优新推荐品牌

    2023食用菌行业名特优新推荐品牌

    第五届全国(河南·嵩县)香菇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食用菌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胜利闭幕

    第五届全国(河南·嵩县)香菇产业创新...

    2023北方地区现代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第十六届全国菌需物资博览会胜利闭幕

    2023北方地区现代食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

    菌业强农 乡村振兴 我们一直在路上

    菌业强农 乡村振兴 我们一直在路上

    湖南常德市双孢蘑菇生产形势分析

    发布时间:2006-06-2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双孢蘑菇也称蘑菇,洋蘑菇,是世界第一大宗食用菌,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栽培。我市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引种示范,由市农办在西洞庭建立了100亩示范基地,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去年开始,双孢蘑菇在全市各地得到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下面,将本季双孢蘑菇的生产情况作一个简要的总结分析。

        1.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据初步统计,农户销售价格最高达到5.6元/公斤,春节期间少量达到7元/公斤,最低销售价格在3.6元/公斤,均价在4.4元/公斤;市场价格零售价格在8-12元/公斤。实际每亩平均产量在3000公斤,每亩产值12000元,每亩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澧县兔子口村农户肖有禄种植2个大棚,生产面积340㎡,产菇3400公斤,每亩产值高达16000元;津市同乐村农户谭震林种植4个大棚,生产面积800㎡,纯收入达到20000元;津市新洲妇女向北枝种植1个大棚,纯收入4000元;西洞庭中洲村农户曾宪立房前种植1个大棚,生产面积约100㎡,纯收入1800元。种植蘑菇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被老百姓称为“真金白银”的致富门路。
        2.生产规模迅速扩大。2004年,全市只有西洞庭中洲村100亩连片示范基地。2005年,发展到了澧县、津市、桃源、安乡、武陵、西湖、西洞庭7个区县(市)的10个村、300多个农户,生产面积达到500多亩,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3.生产模式不断创新。经过二年的摸索,我市广大农民群众在实践生产中创造出了多种不同的生产栽培模式,如澧县兔子口村的蔬菜大棚栽培模式、津市同乐村的竹架大棚栽培模式、西洞庭中洲村的林地小拱棚栽模式、屋前屋后简易竹木棚栽培模式、室内层架栽培模式等,这些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地方农户的生产需要。

        4.管理机制日趋完善。澧县兔子口村通过建立村级食用菌生产协会,实行了“统一供种、统一组织原材料、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分散生产管理”的“五统一分”管理机制。西洞庭大森食用菌研究所以技术为依托,建立了“科研+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二提一保”,即为农户提供菌种、提供技术服务,保底价收购产品,免去了生产农户对产品销路的担心。

        5.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据统计,本季我市双孢蘑菇鲜菇产量在1500吨左右,99%的产品是直接走市场鲜销,盐渍加工只有20多吨,只占1%。鲜菇主要销往长沙马王堆市场、本市甘露寺市场和湖北公安等地,少量远销到香港和深圳。总体看来,双孢蘑菇产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销售局面。

        6.生产水平逐渐提高。生产水平的提高,突出表现在蘑菇产量的提高。与2004年相比,每平方米提高了2.5公斤,今年产量基本稳定在每平方米7.5公斤左右。特别是在常德市大森食用菌研究所等专业机构和林炳科等食用菌专家带动下,我市涌现出了一批蘑菇种植大户和“土专家”,如澧县兔子口村刘红军、汉寿的刘建勋、西湖的夏仕春、西洞庭的曾宪立等等,他们为全市的蘑菇生产销售和推广作出较大的贡献。

        从总体上讲,我市双孢蘑菇生产形势是好的,但是,也还存在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1.原材料组织不及时。按照生产常规,备料应在7月份开始展开,8月份建堆,9月份播种,10月初就可以出菇。去年,有些农户10月才开始备料,春节前才出菇,生产季节大大缩短,严重影响了产量,导致效益下滑。

        2.生产成本控制不当。生产蘑菇的主要原材料是牛粪和稻草,我市资源丰富。但有些地方因备料仓促,从外地组织原材料,“萝卜搬成了肉价钱”,生产成本过高,导致效益下降。另外,有些农户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当“甩手掌柜”,完全靠请工生产,增加了开支,降低了效益。

        3.生产技术操作不严。有的农户不严格按照技术员的指导进行生产,仅凭自己的经验和习惯操作,导致生产失败。以致在同样的原材料、同样的技术指导的情况下,高的农户每平方产20斤菇,低的只有几斤菇,效益相差10多倍。 4.生产农户不守信用。极少数农户不按订购合同办事。当市场价格高时,就偷偷卖到市场,当市场价格低时,就交给协会或合同方。( 张业勇)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