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6-10-1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据湄洲日报报道,“请帮我想办法再运一车来,每担21元怎么样?”昨日,笔者来到仙游县“食用菌之乡”山区游洋镇,来自平原的大济镇收购商陈大伯在装了满满一车的稻草后,又向村民刘国选要货。这是仙游大种蘑菇致使稻草变成“香饽饽”的购销新景象。
为何过去就地一烧了之的稻草如此吃香呢?在仙游县钟山、大济和度尾等镇,遍布田野的蘑菇大棚格外醒目,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农民在田间正忙着搭新棚固旧棚和稻草的翻堆、沤料……笔者从许多村民处了解到,目前正处于蘑菇种植的黄金季节,受去年座均获纯利两三千元和今年国际蘑菇市场行情看好的双重利好消息影响,在仙游这些蘑菇主产区,掀起了蘑菇种植高潮。更可喜的是,相关乡镇宣传车广为引导宣传,派技术人员分工包片,深入100多个自然村,为菇农送去科技和市场信息,并且积极与金融系统协商,实行联保贷款,解决菇农规模生产的资金短缺问题。
由此,广大蘑菇种植户就纷纷涌向游洋、钟山、石苍等正在收割中稻的乡镇,购买蘑菇最主要的培养基稻草。据介绍,全县今年约有2万多个需要40000多吨稻草的蘑菇种植大棚,这就使得稻草身价倍增,每50公斤涨到20元左右,连牛粪也涨到每百斤30元。山区十几万中稻种植户每亩卖草可净增收入200多元,难怪不少农户的稻子还长在田里,稻草就已被人先付定金预购了。
在游洋、钟山、石苍等乡镇,往年山民都是割完稻谷,稻草不是胡乱散放在田间,就是用火一烧了之。而今,他们每割完一丘,就急于开始收拾成为“香饽饽”的新鲜稻草。
责任编辑:紫晴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