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11-2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加强领导 强化服务
强力打造全国珍稀食用菌产业强县
(河南省清丰县人民政府,河南 清丰 457300)
清丰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隶属于濮阳市。现辖3镇15乡,524个行政村,总面积872平方公里,耕地86万亩,总人口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0万人,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县。清丰县地理位置优越,京广、安范公路和阿深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清丰县食用菌种植起步较早, 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种植技术的推广普及,食用菌生产逐渐发展为清丰的一个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渠道。2005年,食用菌种植达到150万平方米,投料7900万袋,预计产菇5.6万吨,产值4.5亿元。拥有10个食用菌生产重点乡镇,65个示范专业村(示范基地),种植户超过1.1万户,全县从业人员达到3.3万人。食用菌龙头企业8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家,种植品种主要是白灵菇、杏鲍菇、鲍鱼菇、双孢菇、鸡腿菇等珍稀品种。目前,我县已成为全国较大的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今年被河南省食用菌协会评为“全省食用菌先进县(市)”、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优秀基地县”。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以“清丰的白色旋风”为题对我县珍稀食用菌??白灵菇的种植、加工、销售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节目播出后,黑龙江、河北、甘肃等10多个省(市)的客商先后到清丰考察参观。
几年来,我县大力实施“万棚亿元”工程,在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培育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制定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食用菌种植是一种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明显的项目,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食用菌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市场前景广阔。县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决定把食用菌生产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来抓,提出实施“万棚亿元”工程,制定了五年规划,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四大班子分管科技副职为副组长、有关局委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食用菌产业化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技局,抽调10人专职,重点负责全县的产业规划,前景预测、信息咨询、 协调服务和督导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食用菌生产专题会、现场会,亲自带队参加全国食用菌有关会议以及到北京、河北、山东等地参观考察,帮助乡镇解决食用菌生产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把食用菌产业化开发纳入年度全县经济社会工作目标,重点督导,年终考核,县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对发展食用菌做出贡献的乡(镇)、龙头企业或种植大户进行重奖。
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化开发的意见》,对于外来人员到清丰投资发展食用菌产业者,享受市县制定的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协调农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每年拿出2000万元贷款,采用灵活多样的担保形式,扶持农户发展食用菌温棚,新建一个200平方米以上的农户,发放小额贷款2000元;同时县科技、农业、土地、水利、工商、税务、财政、金融、政法、交通等部门也都相应推出各自服务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相应措施,严查“三乱”,并对制售伪劣菌种、坑农害农行为坚决予以严厉打击。出台了《清丰县食用菌生产管理办法》,建立了菌种执法队伍,实行″三证″制度(菌种生产许可证、菌种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对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严格的准入管理。严把菌种质量关,依法严查无证经营和质量不达标的菌种生产、销售企业,规范了市场秩序。
二、壮大基地,培育龙头,推进食用菌产业化进程
一是壮大基地规模,建设特色菇产业区域。生产基地是产业化的基础,是龙头企业的依托,我们立足于示范、引导、服务,用市场化的方式运作,积极壮大基地规模。倡导集中连片发展,对基地统一规划、区域布局,集中研究解决其中的水、电、路等相关问题,并探索建立了土地流转机制,搞活了土地使用权,扩大了种植规模;目前形成了清丰县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清丰县食用菌庄园、柳格乡寇家食用菌生产基地、六塔乡土石方食用菌生产基地等26个生产基地和65个专业村。
二是大力培育“龙头”,增强带动能力。食用菌产业发展,龙头带动非常重要,我们对龙头作用发挥比较好、群众满意程度高、发展前景好、市场潜力大、带动力强的多家龙头企业在资金、项目、人才、用地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促其做大做强。
三是健全产业化机制,提高抗风险能力。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我县成立了县食用菌管理办公室、食用菌协会和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等,积极引导企业和农户走“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农户”、“科研机构+农户”的路子,建立了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生产机制,极大地增强了抗市场风险能力。
三、依靠科技,培育品牌,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实施“科技兴菌”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科技经费,县科技计划项目也重点向食用菌产业化倾斜,每年拿出2/3的科技三项经费用于研究推广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2004年,我县的珍稀食用菌开发项目分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河南省县(市)科技工作引导项目、濮阳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四年来投入科技经费400万元,开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项,获得科技成果3项,制定省级技术标准1项。
积极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县政府出资,建立了食用菌专家大院。聘请河南科技学院孟丽教授、濮阳农业科学研究所于聚然副研究员为专家大院的首批专家,把清丰县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作为其产学研示范基地,开展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推广工作,制订推广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技术规范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开展先进适用技术培训。二是县食用菌协会、各龙头企业积极与中国农科院、河南农科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联姻,及时研究了解食用菌生产的的国内外动态,引进技术和人才,开展技术难题攻关和联合开发,成功开发推广了鲍鱼菇、杏鲍菇、广温型鸡腿菇等珍稀品种及配套技术。三是加强县、乡、村三级技术网络建设。成立了食用菌技术服务团,常年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并以科技部门为依托,建立了“食用菌科技110”,及时帮助菇农排忧解难。同时,在县电视台《走进乡村》专栏,常年开展食用菌技术讲座和致富典型报道。重点示范推广了白灵菇、双孢菇、鸡腿菇规范化无公害栽培技术和菇菜轮作、林菌间作、菌菌周年生产等模式。引进开发系列罐头等精深加工技术,大力发展深加工产品、绿色产品,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在市场上树立了清丰县食用菌产品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市场知名度,逐步推进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常年化、品牌化。
食用菌产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更是清丰兴县富民的希望所在。清丰县将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计划到2006年食用菌种植发展到200万平方米,产值超5亿元;2008年发展到250万平方米,2010年,发展到300万平方米,产值超10亿元。同时,推进食用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产品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绿色食品”标准,创建清丰品牌,努力把清丰建成全国食用菌商品生产基地县、白灵菇生产强县和全国食用菌深加工基地县。
编辑:黑子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