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3-3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今年夏天,当你烫火锅时,也许能吃到郫县唐昌镇一家公司种出来的金针菇、平菇……这些菇可是“大有来头”,它们是农业现代化的产物。烫火锅?金针菇?农业现代化?听起来有点不搭边,但它们之间的故事却是很有说头的。设想一下,你一边和亲朋吃着火锅,一边给他们摆着见证成都试验区建设与发展的这些故事,满桌的人吃得不亦乐乎、听得津津有味,满桌都是你的“粉丝”……要有这种本事,只需你看完本篇报道。
从金针菇里“吃到肉”,菇农是不是在做梦?
成都人吃火锅喜欢烫金针菇、火锅粉里要放平菇、炖鸡要加香菇或草菇……成都人餐桌上的食用菌基本上来自金堂、大邑、崇州等地农家大棚。但是,那种以农户为单元的传统农业,靠手工拌料装袋、土法灭菌出菇、初级产品鲜销来打拼市场,对本地菇农的带动并不强。长期以来,公司加农户一度被认为是帮助中国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新模式。但是近年来,农民们逐渐发现,依靠这种模式或许可以保障一定收入,但依然不能进入到农产品利益链条的关键部分,从“喝稀饭”到“吃肉”有一个门槛,要跨越这个门槛,农民必须自主创业;其次,公司加农户不能规模化种植,循环经济也就无从谈起,从而制约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建设,也难以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彻底转变;最后,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中小企业占地建厂时往往发现自己进不了工业园区,也不能随地落户。那么,如何实现集约用地和完善产业链的双重要求……
日前,记者在郫县唐昌镇发现了一种新模式。一个叫成都榕珍菌业有限公司的企业在该镇战旗现代农业产业园投入4000余万元,占地300亩搭建了一个农民可以低成本甚至无成本创业、食用菌种植加工全过程实现循环经济、深加工企业集约用地的新平台。这种模式能否有效缓解上述矛盾,尚需时间检验,但其设计思路无疑深得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体用之道。
种蘑菇像放蜂啥时不再四处跑?
了解菌类种植的人都知道,在成都搞食用菌种植的人不得不常年在成都和红原两地季节性迁徙。榕珍菌业董事长李宗堂就曾是其中一位,他在红原和银厂沟拥有大规模的食用菌种植园。过了十多年夏天上高原,冬天回成都的生活,他自嘲说:“种蘑菇的都是放蜂的。”
这是因为菌类对气温敏感。比如一旦进入春夏,金针菇等喜低温的菌类就只能在红原这样的高原地区生长。资金有限的菇农根本没办法保证夏季生产,更谈不上常年在气温、湿度恒定的条件下实现标准化生产了。显然,如果有一个标准化的气温调节车间,采取工厂化机械化设施栽培,尤其是在菌包灭菌、接种时处于封闭的无菌环境,将大大提高菌包的出菌率,同时,还能保障菌子的长度、肥瘦、生化指标……
2007年9月,李宗堂和几个常年从事食用菌深加工和销售的朋友一合计,决定成立榕珍菌业公司,在郫县唐昌镇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并集中提供防病害和绿色生产工艺的技术支持。很快,榕珍菌业和当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成立了合作社,提出了流转土地3000亩、带动农民3000人的庞大计划。迄今,一期占地300亩的标准化厂房和大部分日本进口设备已经到位。
郫县的菌渣和阿坝的牦牛有什么关系?
在四川乃至中国农村,大多数农户自家的菌包无法处置,往往扔在田间地头,任其发酵腐败,易形成菌渣污染,加之菌包外的塑料薄膜不能降解,长此以往将严重危害土质,污染农村自然生态。
榕珍菌业的几个合伙人常年在红原等地,他们发现阿坝的牦牛进入冬季“惨得很,没得草料,山间放养”。于是设想,按循环农业理念,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对菌渣进行乳酸发酵,并根据动植物需要,添加一定比例营养物质,生产动物饲料和植物肥料。他们与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合作,很快研究出适合牦牛冬季食用的饲料。在已经建成的项目区中,就包括一个占地200亩的菌渣循环利用区,一个台湾企业已经找上门来,确定“承包”这块业务,生产阿坝牦牛食用的有机饲料。
没钱没地如何致富?
李宗堂将榕珍菌业的发展模式描述为:借鉴工业地产的理念,将之引入农业产业化中,农民、村集体、公司共同组建食用菌工业园开发公司,以公司为载体,进行食用菌加工厂房建设,引导食用菌加工企业入园租用厂房,公司租金收益按股分红,增值资产按股享有。按他的计划,工业园未来还将建设包括珍稀食用菌栽培展示园、食用菌采摘园、食用菌产品展示中心、四川食用菌培训学校、中国西部食用菌网、特色休闲娱乐区。
榕珍菌业的现代化车间,农民怎么进入呢?榕珍菌业提供了两种模式。
模式一:代管模式。该模式和成都各郊县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采取的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农民的一般模式没有实质差别。当地以合作社为载体,农民土地入股,公司支付地租和红利。同时,农民个人向公司承包标准化的出菇车间,代管蘑菇生产,成为产业工人,以管理费(工资)作为主要收入,并结合单位产量、优质率给予奖励。这种模式下村民毫无风险实现增收。预计项目建成后,这种模式可带动2000多位农民就业,人均年收入3万~4万元。
模式二:创业模式(如图)。该模式引导农民低投入创业。比如,一袋培养金针菇的菌包市场价格2元,购买2万袋就需要4万元。不仅所有的生产风险、市场风险自己承担,而且只能在条件不标准的农家大棚进行生产。而这种模式下,农民只需按50%的市场价格,即每包1元的价格购买榕珍菌业公司提供的标准化菌包,通过租赁公司的标准化厂房,就可进入创业模式。购买2万包,只需支付2万元,以此类推。这样,创业成本直接降低一半,并全程享受公司无偿提供的技术指导,最后榕珍菌业公司按市场价格对产品进行保底回购。届时,农民再从收入中偿还剩余的50%菌包款(同时,对于那些没有资金又想参与创业的农民,允许采取工资入股的方式,由第一种模式逐渐转向第二种模式)。
该模式使农民有机会直接参与到市场运作中,低成本使用标准化厂房进行规模化生产,免费享受技术指导,获取市场利润。各种风险成本降到最低。项目建成后,预计引导400~500农民创业,人均年收入6万~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利润最终由公司、合作社、创业农民三方分配。而在合作社中,榕珍菌业公司和村集体、村民均有股份,公司承诺,放弃在合作社的股份所分得的利润,但是这部分利润必须全部用于菇农培训。李宗堂强调,“不要小看这部分利润,一年要放弃上百万”。
厂房租给加工厂种菇能不能赚几次钱?
产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即使不是大型企业,只要组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形成一个产业集群,发挥长尾效应,同样具有极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前述创业模式中,榕珍菌业租赁车间给创业农民已有融资平台和地产租赁的双重含义。在加工环节,这种意味更加明显。虽然榕珍菌业自己也做加工,但是厂房并不完全自己使用,他们把加工厂房租给福建、云南的加工企业,卖食用菌原料给他们赚一笔,收取租金赚一笔,根据合同在销售收入再分一笔,同时要求这些企业必须符合统一的产品标准,使用统一的品牌对外销售。
已经准备签约入驻的一家福建漳州的加工企业人士说:“好处有三个,一是离原料产地近,而且保质保量保供应;二是产业链完整,降低物流成本、信息成本、人工和生产成本;三是解决了单个企业占地建厂的难题。”
目标:国内最大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基地
食用菌产业是郫县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点产业之一。郫县县委县政府对榕珍菌业这个项目评价很高,为该公司积极协调了县惠农公司首批660万贷款,还争取到成都市农投公司700万贷款。据悉,今年5月“全国第七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展销会”将在郫县召开,而榕珍菌业公司将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新模式以及中国食用菌协会主导的“小蘑菇新农村”建设活动的重要示范点之一,供全国同行参观考察。
按照建设进度,榕珍菌业公司4月将投产,一期建设计划日生产鲜菇60吨,2008年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吸纳农业产业工人600余人,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就此,郫县县委书记杨洪举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业产业化是抓‘三个集中’的过程中,推进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榕珍菌业的优势在于它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平台,把可以调动的社会资源都整合进来了。我们给予大力扶持和引导,是看中它真正在以‘三化联动’的理念推动‘三个集中’。这个项目是农业产业化的项目,可又从头到脚透着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它紧邻战旗村的农民新型社区,有利于推动农民集中居住,使农民不仅安居还能乐业,这是城镇化得以内生发展的一个前提。”
编辑:皮皮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