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农业合作天地宽 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办成经济实体

    发布时间:2008-03-3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记广汉市银树林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本网讯:2008年的第一个月,在外打工17年之后,广汉市向阳镇同花村村民庄勇在农村合作社拿到了他入社半年来的分红:9000余元。这比他进城打工一年所能挣到的收入还多得多。

      今年51岁的庄勇过去10余年一直在城里务工,去年起,他却留在当地的农业合作社里当起了一名普通的农业工人,“留在家里就能拿到比进城打工还要高的合作社分红的收入,在以前可想都不敢想,我现在安心做一名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

      在向阳镇同花村,农业合作社摒弃了原先一家一户以花生、地瓜种植为主的经营模式,在农业合作社的带领下搞起了大面积的种植菌类、水果等。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农业生产,统一购进良种良苗,统一购进化肥农药,统一销售。据介绍,合作社组织下的大规模经济林种植,使社员年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与以往相比翻了好几番。

      农业合作社办成了“经济实体”

      庄勇所在的银树林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是向阳镇最大的一家农村合作社,它是在广汉市供销社和向阳镇党委、政府的帮助指导下于2007年下半年成立起来的。该合作社的主要成员由11人构成,其中理事长、理事、监事全部由合作社社员推荐产生。这家合作社的领头人赵文书是由社员推荐的。“合作社由入社社员投票选出社长(董事长)、理事、监事,成为一个独立的以土地合作开发为纽带的经济实体。”向阳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卢兵介绍说:“原来的农村合作社只是农业协会,主要是负责培训农民的生产技能,如养殖技能等,是向农民传授更好技术的指导,同时农业协会负责联系销路,让农民生产出的东西能够顺利的销出去,而且保证能够卖出个好价钱。但正儿八经把农村合作社办成实体的很少。”而银树林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这个在向阳镇规模最大的一家农业合作社却办成了实体,让当地农民获利不少。

      在向阳镇,政府文件对合作社的表述是——“在村两委的领导下成立”。在社员自订并经政府许可的各社《合作社章程》中,则明确地把这个相互关系性质表述为——“支持和帮助”。这就是说,社员们已认识到自己完全是私权合作,与公权利无涉,与村的界限在各自权利上是分明的。在向阳镇同花村这个有着174户、515口人的山村,已有40户、470余口人加入了银树林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包括村两委的干部。但村干部们在合作社里都是普通社员,没有进入到理事会、监事会。根据《农业合作社法》规定,村两委干部不能担任社长、理事、监事。

      村民们又多了一种增收的手段

      银树林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起来后,利用自身的优势以及社员充足的土地供给,同时还把周边的农户也带动起来了,合作社提供技术和原材料给农民,待农民种出了食用菌后,再按统一价格收购。产品经过深加工后,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市场,销路十分看好。“在忙完两季农作物外,合作社又给我们提供了多一种增收的手段。”村民们欣喜地说。

      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农民以土地入合作社,每年每亩有固定收入900元。同时,农民到合作社干活每个月能够拿到500-1000元的工资,两季种的麦秆和稻草,合作社回收用于种菌,大概每年在此项上每亩土地能够增加80-100元的收入,然后合作社将种菌的废料免费送给农民,作为农村产沼气的能源,这样农民又可以在燃料上每年节约一大笔费用。“节约也是一种增收。”同花村村支书程玉兰这样评价合作社带来的好处。村民庄大爷对记者说,他家一共两亩地,其中一亩出租给农业合作社,再加上自己又在农业合作社干活,每年年收入过万元,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实现了就近就业

      “合作社的成立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即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就业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卢兵说,在银树林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工作的40、50、60岁劳动人员共计250余人。合作社董事长赵文书说:“因为合作社的工作十分轻松,都是坐着挑选食用菌。同时,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我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所以我选择了中老年人。”在农村,当青壮年出外打工后,留在家里的老人、妇女的主要任务就是带孩子和操持家务,对她们来说,参加工作挣一份“工钱”的机会几乎是没有。

      同花村村民陈笑莲在21年前收养了一个孩子,当孩子逐渐长大后才发现,孩子智力有问题。到如今,孩子已经21岁了,连基本的穿衣吃饭都不会,完全丧失劳动力。加上陈笑莲的丈夫是个残疾人,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了陈笑莲身上。50多岁的陈笑莲说:“像我们这种年纪的人出去打工,都是别人不要的了。更不要说还要带一个智障孩子。”去年合作社成立后,陈笑莲便利用空余时间,来这里工作。每个月能为家增收500多元。陈笑莲说道:“500多元在农村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我们现在都能一个星期吃二三次肉了。”同样是该村的50多岁妇女陈远群,原来在村上砖厂工作,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一个月只能挣100多元。现在在合作社选菌,工作不仅轻松,每个月还能按时领到700元左右的工资。而带地入社的社员获利就更多了,庄勇就是一例很好的典型。

      农业合作天地宽。赵文书对银树林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下一步的发展信心十足,他介绍说,要争取用3年的时间,把目前占地50亩的合作社基地建成500亩地的规模,届时合作社的社员将会更多,解决的就业人员会更多,农民得到的实惠也会更多。(张伟)

    编辑:皮皮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