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中国黑木耳第一乡“土经验”得到科学护航

    发布时间:2008-03-3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要想富,讲科学,求进步。”近日,在浙江龙泉市安仁镇项边村,村委主任季可辉笑着对记者说。

      以项边村为中心的安仁镇有“中国黑木耳第一乡”之称,项边村黑木耳菌种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是全国最大的黑木耳菌种生产基地;该村70%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异地种植黑木耳已遍及全国16个省(市),村民总收入的60%来自食用菌生产。

      多年来,项边村村民一直凭借着摸索出来的“土经验”种植黑木耳,但在这一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靠经验难以解决的问题。

      2005年种植黑木耳的那段经历,至今还让项边村村民游爱民难以忘怀。“在村中我较早种植袋料黑木耳,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可那一年雨水多,其中有个月几乎是连续降雨,大多黑木耳因烂棒造成掉落,损失了3万余元。”游爱民说。

      “黑木耳在种植过程中难以抗拒高温。一般当气温达到30摄氏度时,菌棒内的温度就会高达40摄氏度以上,杀死菌丝,直接造成减产。”安仁镇农艺师龚兆培说。龚兆培从事黑木耳种植研究多年,他告诉记者,对于高温及雨水等影响黑木耳种植的因素,目前只能采取太阳网遮阳、多浇水降温、适当调整种植季节避开雨季等方法应对,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才能确保黑木耳种植户的收益。

      “如果高温、雨水等问题都能解决,种植黑木耳每年有多少收成就能心中有数,大家致富的信心也就更足了。”刘立华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

      通过各级政府部门及项边村的共同努力,今年年初,项边村“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项目获科技部立项,成为全国120个首批启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之一。在浙江省,这样的示范点只有3个,丽水市仅项边村1个。

      季可辉告诉记者:“项目的重点之一就是扶持项边村黑木耳产业的发展。整个项目建成后,项边村的黑木耳生产规模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幅50%以上,年新增菌种产销250万袋(瓶)。全村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据了解,2007年3月项边村还与浙江大学建立了对口联系,邀请专家研究解决黑木耳种植过程中的烂棒及黑木耳烘干等问题,力求避免损失,实现增收。

      以科学为依托,项边村1400多村民正合力唱响“富民曲”。

    编辑:皮皮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