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中国黑木耳第一乡“土经验”得到科学护航

    发布时间:2008-03-3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要想富,讲科学,求进步。”近日,在浙江龙泉市安仁镇项边村,村委主任季可辉笑着对记者说。

      以项边村为中心的安仁镇有“中国黑木耳第一乡”之称,项边村黑木耳菌种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0%,是全国最大的黑木耳菌种生产基地;该村70%的农户从事食用菌生产,异地种植黑木耳已遍及全国16个省(市),村民总收入的60%来自食用菌生产。

      多年来,项边村村民一直凭借着摸索出来的“土经验”种植黑木耳,但在这一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靠经验难以解决的问题。

      2005年种植黑木耳的那段经历,至今还让项边村村民游爱民难以忘怀。“在村中我较早种植袋料黑木耳,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可那一年雨水多,其中有个月几乎是连续降雨,大多黑木耳因烂棒造成掉落,损失了3万余元。”游爱民说。

      “黑木耳在种植过程中难以抗拒高温。一般当气温达到30摄氏度时,菌棒内的温度就会高达40摄氏度以上,杀死菌丝,直接造成减产。”安仁镇农艺师龚兆培说。龚兆培从事黑木耳种植研究多年,他告诉记者,对于高温及雨水等影响黑木耳种植的因素,目前只能采取太阳网遮阳、多浇水降温、适当调整种植季节避开雨季等方法应对,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才能确保黑木耳种植户的收益。

      “如果高温、雨水等问题都能解决,种植黑木耳每年有多少收成就能心中有数,大家致富的信心也就更足了。”刘立华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

      通过各级政府部门及项边村的共同努力,今年年初,项边村“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项目获科技部立项,成为全国120个首批启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之一。在浙江省,这样的示范点只有3个,丽水市仅项边村1个。

      季可辉告诉记者:“项目的重点之一就是扶持项边村黑木耳产业的发展。整个项目建成后,项边村的黑木耳生产规模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幅50%以上,年新增菌种产销250万袋(瓶)。全村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据了解,2007年3月项边村还与浙江大学建立了对口联系,邀请专家研究解决黑木耳种植过程中的烂棒及黑木耳烘干等问题,力求避免损失,实现增收。

      以科学为依托,项边村1400多村民正合力唱响“富民曲”。

    编辑:皮皮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