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标准化链式发展格局促东宁木耳走上产业化致富路

    发布时间:2008-05-2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近日,黑龙江省东宁县绥阳镇绥西村村民陈景全坐在家里一边上网浏览黑木耳市场信息,一边盘算起今年生产17万袋木耳菌给家里带来的收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农民富起来,全靠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啊。”

      陈景全去年共生产15万袋木耳菌,自己摆放了6.5万袋,年收入达到15万元,他盖起了两幢新房,新添置了电脑、四轮拖拉机和摩托车等大件。在东宁县像陈景全这样依靠发展黑木耳富裕起来的农民多的是。2007年东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081元,同比增长32.4%;据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洗衣机75台、电冰箱25台、微波炉3台、移动电话93部、彩电100台、摩托车57辆。

      近年来,东宁县举全民之力持续做大做强黑木耳产业,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全国黑木耳节,与中国食用菌协会联合完成黑木耳DNA指纹图谱测定,建成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交易市场—绥阳黑木耳批发大市场,构建了标准化、工厂化、社会化联动的链式发展格局。2007年,发展黑木耳4.4亿袋、总产3300万斤,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达到“村村生产、户户栽培”,实现产值6.34亿元,仅此一项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3442元,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命名为“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和“中国黑木耳第一县”,成为中国食用菌协会黑木耳分会首任会长单位。

      随着新型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东宁县食用菌产业逐渐从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式生产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绥阳镇绥西村投资80多万元,建起了一个占地400多平方米的食用菌加工厂,老黑山镇罗家店村村民集体入股成立了全国首家黑木耳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加工、生产技术、销售一条龙,建起了木耳菌包生产线,为黑木耳产业提档升级探索出一条新路。

      为了使黑木耳产业科学发展,东宁县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提出了“控制总量、提高质量、效益优先”的发展导向,引导农民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促发展”的理念,也使东宁县黑木耳产业由规模扩张型逐渐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通过编辑发放技术资料、入村巡回指导、开展黑木耳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户)创建活动,强化培训、示范和指导,绝大多数木耳生产户采取了室内或大棚催芽技术、铺草铺膜隔离、分批次采收、网架晾晒等标准化技术。通过强化菌种市场管理,加强新品种引进和菌种对比试验,推进必得金食用菌研究所及一级菌种厂建设,加快了优质、高产、抗性强的菌种推广速度,为提质增效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东宁县还将高标准举办第三届黑木耳节,引进黑木耳精深加工企业,高标准建设黑木耳生产园区,扶持建设菌包加工厂,扩大春秋连作和小孔栽培数量,力争全县黑木耳总量突破5亿袋。

    编辑:皮皮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