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遵化发展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发布时间:2008-07-0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在河北省遵化市平安城镇农民邓百良的生产大棚里,主人一边装车,一边笑呵呵地对记者说:“咱遵化的蘑菇要是有一两天不往外发货,全国的蘑菇市场价格都要受到影响。”

      从10年前平安城镇平一村农民刘洪生建起遵化的第一座食用菌大棚,到如今全市生产规模达到1亿棒,年产各类食用菌12万吨,人均增收1500元,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菇农们说,整整10年,小小的蘑菇长成了“树”。

      遵化自古便以“风水宝地”而被世人所称道,自然条件优越,境内三山两川,平原、丘陵和山地各占三分之一,土质和气候均适于发展食用菌生产。10年前,平安城镇平一村党支部书记刘洪生率先组织13户群众,筹资35万元,建起了12个食用菌大棚。他们边干边学,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培育,菌棒顺利出菇,并热销市场。当年建棚,当年生产,当年收回成本。最讲究实惠的农民纷纷效仿学习。短短几年时间,生产食用菌的热潮从点到面滚雪球似地发展起来。

      同村的王占利,原来靠卖豆片为生,拉扯着几个孩子,一年到头,手里剩不下几个钱。自己也想建棚,可建一个占地1.6亩的大棚,需投资5万元左右。正当王占利愁眉不展之时,当地信用社为他争取小额支农信贷2万元,帮着他建起了大棚。如今的王占利已有了两座食用菌大棚,家里也盖起了新房,手里有了10多万元的积蓄。

      目前,仅平安城镇39个村就有36个村搞食用菌生产,大棚由2004年的243个发展到目前的2621个,生产规模由400万棒发展到了6500多万棒。全市有5个乡镇5000多户、6万多人从事食用菌生产经营。食用菌的兴起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消化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制作菌棒期间,每天都有近3万余人在棚内打工,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这些农民增收的主体。

      要把食用菌产业做大,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硬件支持。只要食用菌大棚建到哪里,电就送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几年来,该市累计投入资金逾千万,为发展食用菌生产架线、铺路,为拓宽食用菌销售渠道,他们还拨付专项资金,组织成立了食用菌协会,规范引导食用菌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投资250万元,开设了农业信息中心,建立了北方食用网,搭建了上联国家部委、省、市,下联乡镇、村户、龙头企业的信息平台。目前,该市食用菌经纪人已达500多人。保鲜、烘干、速冻、腌渍和罐头等五大类食用菌深加工产品,销售到东三省、京津、内蒙古、山东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每年实现销售收入4亿多元。

    编辑:皮皮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