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7-3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7月,正是甘肃省永昌西河地区双孢菇出菇高峰期,成床成床的双孢菇丰收在望,可是在菇农的脸上看到的不是喜悦,却是愁云密布。
记者在永昌县采访时,听到了人们最担心、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发展如日中天的食用菌产业销售形势非常严峻。
7月18日,记者在焦家庄乡南沿沟村看到,农户黄奎荣全家老少七八个,顶着火红的太阳,摘的摘,装的装,晒的晒,围着食用菌棚忙碌着。今年,黄奎荣家种了一个大棚,预计产量达1500公斤。但是一个个新鲜、优质的蘑菇却无法给他带来预想中的收益。黄奎荣苦着脸说:“现在收购客商给出的收购价格1斤低于1元,如果按这个价格卖,不算人工、材料等费用投入,光是搭建大棚的成本都出不来。”
在新城子镇南湾三社,农户刘其宝70多岁的老母亲弓着腰在大棚里采摘蘑菇。刘其宝家的两个大棚,从7月14日开始出菇,如今已经4天了,客商压价不收购,刘其宝夫妇只好开着自家的四轮车到市区零卖。
据了解,由于食用菌国内市场今年出现了局部和阶段性的产品过剩,加之受美元持续贬值等因素影响,食用菌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下跌,6月份之前,鲜菇收购价格每斤还在2.8元至2元之间,然而短短几天以后,价格骤然直下,掉到每斤1.6元至1元,甚至更低。
与去年双孢菇价格最好时一斤卖到3元多相比,今年的收购价格显然让众多种植户无法接收。新城子镇镇长王兴福算了一笔账:“一个30米长7米宽的食用菌大棚,建筑成本大概需要7000元,收获蘑菇1500公斤,按当年收回成本计算,1斤卖到1.5元才能刚好保本。
不但收购价格低,收购客商来的也比往年少得多。而这几年,食用菌销售一直不错,尤其去年,价格高,销量好,菇农们尝了甜头,今年马上扩大了种植面积,全县建棚7045座,种植面积100万平方米,总产量预计将达到1万吨。“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如果销售不掉,或者处理不好,对食用菌种植农户的打击可以想象。”永昌县副县长义战鹰忧心忡忡。
蘑菇一天也放不住。菇农还是打起精神抓紧时间进行采摘。焦家庄乡乡长杨延勇说:“食用菌出菇期非常短,几天就是一茬,收购客商大多提出要鲜货,可是蘑菇要想保鲜谈何容易,采摘稍微晚几个小时,一开伞,再好的蘑菇也没有价值了。”
据有关人士测算,永昌县种植食用菌的5个乡镇,平均每天出菇产量就高达60多吨,这么大的产量,就是兰州市民和我市市民加起来也吃不掉。
时间紧迫,王兴福鼓励农户用盐渍的方式先贮藏蘑菇。在新城子镇赵定庄三社农民赵守福家中,记者看到院子中晾晒着一串串干蘑菇,两个老人正在用线串着,赵守福两口子架着大锅煮沸蘑菇。他告诉记者,大约八九斤湿蘑菇可以盐渍成1斤干的,秋天山丹客商来收购,1斤干的可以卖到20多元,赚得少,但不会赔本。
义战鹰说,从目前的销售情况看,县上计划以鲜菇的方式销售1000吨,以盐渍菇的方式销售8500吨,以烘干、冻干的形式销售500吨。目前,县上一方面加紧做福建、成都等地客商的收购说服工作,一方面出台了食用菌产品销售补助政策及食用菌加工设施设备补助政策,同时向种植户发放食用菌生产形势明白纸,制定了双孢菇盐渍技术操作规程。
编辑:皮皮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