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8-0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浙江省金坛是位于苏南地区的一个县级市,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在农业上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现代高效农业得以迅猛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金坛市农林局精心组织实施“五项科技入户”工程,积极打造专业型农民,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按照“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思路,抓住“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的关键,实施技术指导员与农户结对帮扶、示范户带动广大农户,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广大农民的专业种养殖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水稻科技入户。2005年金坛市被江苏省农林厅列为农业科技入户省级试点县(市)之一,结合其传统优势主导产业水稻生产,在全市126个行政村实施了“水稻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由8位高级农艺师组成,并公开招聘了50名技术指导员,都有着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农村工作实践经验。根据“水稻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共确定了1000个科技示范户。坚持节本、安全、增效的原则,重点选择了100户稻鸭共作科技示范、400户机插稻科技示范、100户良种繁育科技示范、200户优质稻无公害订单生产科技示范、200户优质高产节本增效丰产示范方科技示范。每个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20个以上农户,示范带动辐射面积达20万亩以上。该市指前镇建春村的示范户陈银忠种植80亩水稻,在技术指导员唐来春的精心指导下,平均单产达701.8公斤,比上年增76.8公斤,他高兴地说:“今年多亏了唐来春站长的多次上门指导,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上没有问题,科技入户工程令我受益匪浅”。2006年金坛市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农业科技入户试点县(市)之一,一大批掌握了农业新技术、新科技的专业型农民正在崛起。
二、渔业科技入户。金坛是“中华绒螯蟹之乡”,渔业也是金坛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特种水产河蟹养殖近年来发展迅猛。2006年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将金坛列为渔业科技入户省级示范县(市)之一,确立了中华绒螯蟹为科技入户的主推品种,同时遴选了25名技术指导员和500个科技示范户,通过河蟹健康养殖技术入户指导和培训,带动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专业养殖户。该市儒林镇汤墅村的秦伟根从事养殖河蟹多年,他自主引进“管道增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开展“渔业科技入户”后在全市得到迅速推广和运用,为广大养殖户提高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水平、提升养殖经济效益作出了应用的贡献。
三、茶叶科技入户。金坛西部地区有10多万亩的丘陵山岗地,是种植茶叶良好土地资源,金坛种植茶叶历史悠久,早在隋朝时期,茶叶已成为金坛特产。1995年金坛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绿茶(名茶)之乡”,2007年金坛被列为省级茶叶科技入户示范县(市),拉开了茶叶科技入户工程的序幕。茶叶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由7位中高级农艺师组成,他们主要制订入户指导方案、筛选推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招聘了25名技术指导员,遴选了500个科技示范户,同时负责培训和技术指导,深入茶田地头调查研究,不断解决实际问题。该市薛埠镇罗村的茶叶专业户钱罗洪兴奋地说:“茶叶科技入户使我们对新品种、新技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好”。
四、食用菌科技入户。金坛市食用菌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于2007年底,“食用菌科技入户”专家组由农林局的6高级和中级农艺师组成;技术指导员有16人,分别为乡镇或本地的农业技术人员,职称分别为农艺师和部分助理农艺师。金坛市食用菌的主产区包括金城镇、直溪镇、薛埠镇、指前镇,规模已达2500万平方尺。根据食用菌科技入户工程实施方案,每个专家带3-4个指导员,1个指导员带30-35个示范户,已先后确定了500个示范户,共同辐射带动全市菇农。通过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使食用菌生产的先进实用技术到科技示范户入户率和到位率达90%以上,示范户食用菌生产成本降低10%以上,万平方尺均增收达1000元以上。目前,金坛市食用菌具有“集约化、周年化、工厂化(反季节)”三种生产方式,年产鲜菇2万吨左右,其中双孢蘑菇1.2万吨,草菇0.2万吨,金针菇0.2万吨,平菇0.1万吨,其它珍稀食用菌(高温蘑菇、秀珍菇、茶树菇、鸡腿菇等)0.2万吨等,另有盐水菇和脱水干片等加工产品。
五、生猪科技入户。养猪要求农户的技术含量较高,这也是影响生猪市场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金坛市积极开展和实施“生猪科技入户”工程,深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养殖自信心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生猪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由金坛农林局的8位高级畜牧师、兽医师组成,选择优质瘦肉型猪为主导品种,推广运用“母猪饲养管理技术、商品猪全程饲养管理技术、疫病综合防治技术、二元母猪及三元杂交组织技术”。目前已公开招聘了25名技术指导员、遴选了500个科技示范户,围绕生猪增产、农户增收的目标,开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宣传、指导、示范和推广应用,技术指导员在生猪生产关键环节(配种、繁殖、生产、阉割、免疫、疫病防控等)均到示范户现场指导,年累计入户工作时间达100天左右,手把手、心连心地指导,有效地提升了广大生猪专业户的养殖水平。养殖生猪多年的专业户谢国琴感慨道:“原来我养猪提心吊胆,瞎猫碰死老鼠,逮到一年是一年,现在信心百倍,有把握一年比一年了。”
编辑:皮皮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