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8-2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诺水河镇碧山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社长徐永朝不断扩大香菇种植规模,至2006年底,他家仅香菇种植纯收入就达12万元。2007年,徐永朝与成都一家公司合作,投资150万元在碧山村建起香菇深加工厂。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共种植香菇82万余袋,实现产值350余万元。该村依靠技术能人带动使食用菌产业形成了规模,同时带动了相邻3个村的村民发展袋料香菇致富,年人均增加收入近3000元。在通江,像徐永朝这样依靠发展食用菌致富的农民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食用菌鼓起了他们的钱袋子。
近年来,通江县依托资源优势,坚持突破性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总体思路不动摇,重点抓好了1个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大、小通江河流域两个食用菌产业带,至诚洪口沙溪、民胜广纳铁佛麻石及以县城周边为主的城郊3个片区,覆盖全县25个乡(镇)、70个村的食用菌基地建设。县农业部门还向49个乡镇派出18位技术员,他们驻村包片,为农户提供从创业规划到种植收获的全套技术服务。对规模以上食用菌种植大户采取每袋补助5角钱的以奖代补政策,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农户种植食用菌的热情十分高涨。
诺水河镇金溪村村民易庭军种菇多年,但是规模一直在几万袋左右。今年,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他到邻近的梓潼村租土地15亩,投资50多万元种植香菇,规模一下子提高到30万袋。笔者采访时看到,在他租赁的土地上,10个长18米、宽4米的菇棚已经建设完毕,预示着下一轮的丰收即将来临。
“我今年栽种平菇9500袋,加上屋后地里种的鸡腿菇,年纯收入可达四万多元。”诺江镇城南苟家湾村的食用菌种植大户杨永林满脸笑容,“我的这点收入,比出去打工吃苦挣的钱划算多了。”
民胜镇方山村村民李文聪高兴地说:“去年,我在有关部门帮助下建起了菇房,在技术能人的帮助下,种了400多平方米的蘑菇,从去年9月份开始上市,到目前已收入8200元。”尝到种菇的甜头后,他信心满怀,表示还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争取效益翻番。
截至目前,全县栽培袋料香菇1300万袋,段木香菇67万瓶;栽培袋料银耳5万袋,段木银耳60万瓶,段木木耳38万瓶;栽培蔬菜型食用菌200万袋,实现食用菌生产总产值1.447亿元,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
编辑:皮皮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