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8-2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气候宜人,绿树成荫,云南省昌宁县田园镇四角田村的“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名副其实。曾经,这里的农民在为山绿而高兴,却也在为绿中难富而发愁。如今,经过林权制度改革和野生菌人工促繁项目的实施,这里的农民笑了,他们在绿色的丛林中走出了一条不用砍树也能致富的新路子。
四角田村民小组的李根生是众多的探路者之一。在他家的树林里,李根生和他爱人正在查看干巴菌的长势情况。他介绍说,四角田村绿化搞好以后,树林里到处都是干巴菌、牛肝菌等野生食用菌,在实施林权制度改革和混林农项目以前,每到采菌子的季节,全村子甚至外村的人都会满山到处跑,到处翻,使菌子无法正常生长,也卖不出好价钱。他们家承包的20亩山林每年也就为自己家带来几百元的收入,加上和别人一样到处找得到的,最多也就收入千把块。2007年混林农野生菌人工促繁项目实施以后,他们家的山林被列为了项目示范地,在林地四周围起了铁丝网,并把狗养到林子里当起了保安,两年来,树一棵没少,收入却增加了很多。李根生说:“未管护以前,每年收入几百元,从2007年混林农项目就是野生菌管护人工促繁以后,收入增加到了4000—5000元,今年预计可达到1万元左右。”
干塘村民小组的杨丽菊夫妇正在采收干巴菌,她家的林地没有安装铁丝网,只是用树枝简单地围了一下,并在整片林地的“至高点”建了一个值班室,由人带着狗在这里值班守护。已经采收了半篮子干巴菌的杨丽菊高兴地说:“我家从去年管理起,收入三、四千元,今年比去年管得好,收入已达到六千多元,最终可能会突破1万元。”
据了解,以干巴菌为主的野生食用菌人工促繁项目是四角田社区可持续发展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世界混林农项目中心云南办公室和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提供项目资助,项目于2006年论证立项,2007年开始实施。2007年在小浪坝等村民小组的4户农户承包经营的山林中实施,项目面积36亩,当年实现干巴菌销售收入15500元,亩均收入430元,户均收入3875元。效益的显现,带动了周围农户的效仿,当年就有15户农户自发地围林促繁。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的管护积极性高涨,项目组织促繁育菌农户38户,带动周边农户69户,促繁面积1000余亩。到目前为止,20%以上的农户销售收入已超过6000元,全年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大多数农户全年收入能达到5000元以上。
项目技术负责人、昌宁县林业局工程师鲁定伟说:“这个项目做下来效果很好,一是干巴菌的品质明显比原来提高,现在的价格是原来的2倍左右,另外一个是产量增加,现在的出菌量将近增加了3—4倍。我们现在还在做着很多技术措施,群众非常高兴,效益很明显。”
编辑:皮皮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