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云和师傅”利用废弃桑枝条种植黑木耳

    发布时间:2008-09-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网讯:近日,“云和师傅”刘裕元在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忙着给农户指导拌料、装袋技术。自8月底与淳安县农业局签下聘用协议,他就正式成了当地一名负责食用菌技术辅导的“政府雇员”。当地政府不仅每月支付他3000元工资,年底还设有评优奖励资金,每个月补助一趟往返车费。去年以来,已经有40多名“云和师傅”在杭嘉湖地区“上岗”。

      “杭嘉湖平原有100多万亩桑田,一亩桑田每年要剪下400多公斤废枝条。”淳安县农业局科教站站长徐文荣告诉记者,桑农把桑枝条剪下后多半丢弃在田地或直接焚烧,不仅产生二次污染,还浪费了一笔很好的资源。

      去年,云和菇农周仁山和郑云益在淳安县利用桑枝粉碎加工后栽培代料黑木耳获得成功,并在全省农业部门召开的现场会上进行了演示推广。专家认为,杭嘉湖地区每年产生4亿多公斤废弃桑条,如果重新利用成为食用菌栽培原料,按1500公斤桑枝条折算1立方米木材计算,相当于节省了30万立方米木材。

      发展桑枝条代料食用菌成为了杭嘉湖地区看好的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当地政府纷纷向云和菇农发出邀请,共同扩大增收渠道。云和黄源乡的李杨平在建德市大同镇徐韩村发展代料黑木耳的时候,帮助桑农王新汉用30多亩桑园剪下的桑枝条发展了1万多袋黑木耳,为桑园增加效益3万元。今年,大同镇计划发展50万袋黑木耳,镇政府早早与李杨平签下协议,并承诺支付0.2元/袋的技术费。

      “做‘政府雇员’,肩上的责任不轻。”云和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主任项林如告诉记者,对方为“云和师傅”安排吃、住和不低于3000元的月工资,有的地方还办理意外人身伤害保险,考虑十分周到。每个“云和师傅”则要保证责任技术服务区内农户菌棒成品率达到85%以上,如果因为技术指导不到位失败的,对方要酌情扣减工资,取消年底评优。“云和师傅”回家探亲要向所在责任区乡镇提出书面申请,准假后方可离开。

      “权益与义务是分不开的,实际上当地政府一直对我们工作给予很大支持。”在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做技术指导的叶先宏表示,聘用合同规定,在不影响技术指导的前提下,“云和师傅”可以自己在当地发展桑枝栽培黑木耳技术,并享受当地食用菌生产扶持政策。今年以来,“云和师傅”已经在桐乡、建德等地建起10多个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规模达500多万袋。

    编辑:皮皮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