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9-22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徐古镇示范区历经3年建设,将小蘑菇发展成了大产业,成了新洲区农业经济的一根支柱和新的增长点,也成了新洲一张靓丽的对外名片。目前,在徐古镇示范区的辐射下,初步形成新洲到麻城、黄冈一线的一条蘑菇经济走廊。
武汉市新洲区徐古镇是湖北省27个革命老区乡镇之一,也是全省100个重点贫困乡镇之一、全市10个重点扶贫乡镇之一。从1997年开始,该镇在全省率先试种双孢蘑菇,到2004年,已逐步形成双孢蘑菇规模栽培的雏形。当年年末,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了徐古镇双孢蘑菇栽培作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立项申请。通过2005年至2007年三年的建设,示范区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于2007年9月通过专家组考核验收,正式授牌为国家标准委“武汉市双孢蘑菇标准化栽培示范区”。
2007年示范区徐古镇标准化栽培面积450万平方米,比2004年扩大150;鲜菇总产量5.4万吨,比2004年增产2.46万吨,增幅86.37;每平方米单产11.26公斤,比2004年增产2.06公斤;总产值21000万元,比2004年增值10416万元,增幅98.41;农民年人均收入3200元,比2004年增收1600元,增幅100;全镇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的菇农1300余户,出现了一批年收入过10万的示范大户。
双孢蘑菇已成为徐古镇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全镇总体实现了“四个80”:双孢蘑菇年总产值占全镇总产值的80以上,达到83;农民人均菇业纯收入占人均总纯收入的80;农民使用20的土地(荒坡岗地或闲置土地等)种植蘑菇取得人均总纯收入的80;从事菇业生产经营的农户达到5300户(1.5万人),占农户总数的80。
徐古镇的双孢蘑菇产业已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网络化销售、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农业经营格局。2006年11月,全国“小蘑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徐古镇召开。示范区徐古镇被授予“全国双孢蘑菇之乡”荣誉称号。
编辑:碣石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