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双孢菇系列1:双孢菇基料的科学处理

    发布时间:2009-07-20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
        双孢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面积最大、交易量最大、消费人群最广的菇种之一,其总量居食用菌之首,凡是有食用菌生产的国家几乎均有栽培,江苏、河南、山东、河北等地业已形成了产业化生产,双孢菇的栽培生产已成为部分地区农民增加收入、迅速致富的主要途径。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来双孢菇的出口量大幅度减少,加之国内市场的认知度和承载力等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菇贱伤农的事情发生。作为国际性食用菌品种,双孢菇的地位不可动摇,尽管近两年遭遇“寒流”,但其未来的市场依然是光明一片。因此,希望栽培区菇农不要因暂时的困难失去信心,仍应从技术入手,提高栽培生产的科学性,把产量提上去,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

        1、双孢菇基料的处理原则:营养均衡、科学发酵、腐熟均匀,无病虫。

        2、基料配方:麦草(或稻草)3000㎏,牛粪粉3000㎏,过磷酸钙60㎏,尿素40㎏,石灰粉80㎏,石膏粉80㎏,碳酸钙90㎏,赛百09药物1500克(30袋),食用菌三维营养精素(拌料型)1440克(12袋)。该配方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基料营养的全面均衡,使得双孢菇菌丝健壮,生物量最大化。

        除上述原辅材料外,玉米芯、玉米秸、棉籽壳、菌糠、沼渣、鸡粪、猪粪等均可作为栽培原料。

        3、原辅材料要求:
        所有原料均需新鲜、无霉变,麦草、稻草在作物收获季节,即应趁天气晴朗时及时晒干,玉米芯粉碎;牛粪摊开,用耙子将牛粪搓、敲,使之很快呈碎粉状态,然后过筛一次,将1厘米以上粪块集中进行再次制碎,最后牛粪成粉;鲜鸡粪、猪粪等充分晒干,然后按10%比例加入生物发酵剂,进行堆积发酵,无发酵剂时,可加入2%石灰粉、2%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按粪水比1∶1左右加水拌匀,建堆发酵。约2~3周,粪堆中布满白色放线菌、体积重量比明显减轻、臭味大为降低时,即可摊开暴晒,晾干即可;沼渣,为正常产气的沼气池排出的腐熟沼渣,沼液pH值7~7.5,将鲜沼渣摊放于硬化地面,晾除水分或制干,含水率15%以下;生产中若没有碳酸钙时,可适当加大石膏粉用量,一则补充矿物质成分,二则缓冲基料pH值;石膏粉生、熟均可,但以生石膏价格合适;石灰粉应以生石灰加水分解后的新粉为好,时间过久、含水过高的也可使用,但应根据情况酌情增加用量。

        4、发酵处理:
        4.1预湿和建堆:将麦草直接加水预湿,维持2天左右,使之充分泡透。稻草、玉米秸、玉米芯等亦如此处理;棉籽壳、菌糠废料可在堆发酵前2~4小时加水拌匀即可。
    除三维精素外,全部原辅材料进行建堆发酵。方式是一层草料、一层牛粪(鸡粪等)及辅料,层层堆叠。一般建堆时,牛粪应有剩余,不要全部铺于料中,应在料堆顶部用牛粪顺堆长堆起一尖顶,使之挡雨、挡料堆热量上升散发过多。建堆完成后,料堆极似一排无门窗的平房。温度计插入料堆1米高度处的料内40厘米左右,用以监测料温。

        4.2:一次性发酵:自建堆之日算起,分别满6天、5天、4天、3天、2天各翻堆一次 目的是改变料堆中各发酵区域的位置,尤其使边料、底料、顶料等上一次发酵过程中温度处于偏低水平的基料,经翻堆后进入高温发酵区域接受高温,或者说使全部原辅料均匀地处于有氧发酵区,得到充分地发酵,并由此改变其理化性状,使营养得以有效的分解和转化。翻堆的方法:提前数小时对料堆喷水,使边缘草料得以充分吸水。翻堆时先将堆顶牛粪扒下来;从料堆的一端开始,先将边料取下,将堆内高温区料做新料堆的底部和顶部,将边料、底料、顶料翻入新料堆的中部位置。建新堆的程序仍同第一次建堆,将牛粪按层铺上,值得注意的是,在翻堆过程中,原料堆中的牛粪等辅料已很难完全取出再重新铺层,因此,只有尽量均匀地使之分布在各料层中。翻堆时应从第二层时开始适当补水,每层补水量视原料的含水而定,以湿透而不渗流为宜,以免营养成分尤其速效营养流失。第二次翻堆方法同上。第3次翻堆时,兑制800倍辛硫磷溶液,在每层料中均匀喷入,用量为每吨干料50千克左右,以驱杀侵入料堆中的害虫。最后一次翻堆时,调整基料含水率,并将三维精素均匀喷入,2天后摊开降温,并调配含水率至65%左右、pH值8左右,冷却至30℃以下或常温,即可进棚铺料播种。

        4.3二次发酵法:室外发酵15天左右即可,将料进棚后,采用大堆方式,将全部基料顺床基堆成大堆,关闭所有通气孔、门、窗等,令基料自然升温,2天后,即可往棚内近地面处通入蒸汽,有条件的可分别从大棚四角通入蒸汽,可使棚温、料温迅速同步升高;自烧蒸汽时,尽量采用小型蒸汽锅炉,也可将多个油桶相接,注入水后大火猛烧,即可产生大量蒸汽,通过管道通入棚内,使料温、棚温同步达到56℃~60℃,并维持7小时左右。之后停止加热,使棚内温度缓慢自然下降,当测棚温降至50℃左右时,继续加热,通入适量蒸汽,保持该温度5天时间,期间应在每天中午气温最高时通风一次,注意通风时加大蒸汽通入量,以防料温大幅降低。一般维持6天,即可撤掉气源,通风降温。待料温降至28℃以下时,即可进行铺料播种。(曹德宾/文)

    编辑:LQ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