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种15年蘑菇得上“蘑菇肺”

    发布时间:2009-11-0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34岁的女子杨某婚后一直不孕,被诊断为不孕症。杨某到沁阳市某医院做输卵管造影术,没想到,手术后,杨某却成了终身不孕。昨天,记者从沁阳市人民法院获悉,为杨某做手术的医院得赔偿患者4万多元。

      据了解,医院在杨某手术前,未按规定作血常规、白带常规等检查,造成杨某术后第二天出现发热、腹痛等症状。到该医院咨询时,医生也未及时处理。术后半月,杨某双侧输卵管被切除。

      法院审理后认为,经鉴定,医院方过失行为与患者造影术后感染致盆腔脓肿有因果关系,与其最终双侧输卵管切除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属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因此,医院方应该承担次要责任。

      种15年蘑菇得上“蘑菇肺”

      因为种了15年蘑菇,今年43岁的周伟(化名)患上了“蘑菇肺”。昨天,记者在省胸科医院见到他时,他说以后要改行了。

      确诊 种蘑菇患上了“蘑菇肺”

      周伟老家在浙江,来郑州有八九年了。“在郑州一直种大棚蘑菇。”之前在浙江丽水种了五六年的蘑菇,加起来,他有15年的种蘑菇经验了。如今,他在郑州的2亩地大棚里种的全是蘑菇。“别看我瘦小,但身体一直很好,没怎么生过病。”周伟说,“从小吃苦,身体当然结实了。”

      但上月初,周伟突然开始发烧,他赶紧在家附近的一家小诊所里输液,2天不到烧退了,但咳嗽却越来越厉害。好几天控制不住,而且还咳痰。

      前几天,周伟带着拍的片子来到了省胸科医院。对着X光片,该院呼吸二病区副主任医师乔亚红发现,周伟的肺里面病灶分布很均匀,而且分布很广,“普通肺炎的病灶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密度比较高,他这种密度低,很分散。”将这些症状结合周伟的职业,医生高度怀疑周伟患上了“蘑菇肺”。

      周伟住院后做了气管镜,最终确诊为早期过敏性肺泡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就是老百姓说的“蘑菇肺”。

      解释 “蘑菇肺”也是“职业病”

      听到这个病名,周伟吓一跳。乔亚红解释,“蘑菇肺”属于尘肺的一种。工人长期接触水泥、煤矿等可能患上“工人肺”,而农民长期接触农作物或家禽粪便等就会患上“农民肺”。像稻草等农作物秸秆,特别是在未干透的情况下堆放、用其养殖家禽或者种植蘑菇,这期间常会产生一种嗜热性放线菌的孢子体。而翻动时,孢子体就会弥漫在工作场所的空气里,随人的呼吸进入体内。

      孢子体是一种致病性抗原,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引起以肺部症状为主的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因为多发于农民,所以称为‘农民肺’”。

      种植食用菌很容易患上“蘑菇肺”,“但真正了解病因,到大医院治疗的非常少。”乔亚红说,自己从医十几年,还是头一次碰到“蘑菇肺”病人。针对周伟的病情,乔亚红介绍,他还属于“蘑菇肺”早期,过敏性肺炎经过住院对症治疗可以很快痊愈,但抗真菌治疗相对麻烦,“时间长,而且容易复发”。

      为此,乔亚红特别提醒,跟周伟工作类似者,如果发现高烧咳嗽、闷气、乏力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治疗。“如果等到反复感染,肺部逐步硬化,就会逐步失去肺功能,而造成呼吸衰竭”。

      “不过蘑菇可以放心大胆地吃,不会感染这菌那菌的。”乔亚红说道。

      提醒 都市人也要谨防“农民肺”

      其实,都市人也有患上“农民肺”的例子。医生介绍,这主要是“爱禽一族”,有些人喜好养殖某些禽类,如各种观赏珍禽及鸽子、鸡等家禽。

      而像鸽子等禽类的粪、血液及羽毛都很容易滋生真菌,有些人大量养殖鸽子,平时还与其“亲密接触”,并经常翻动或打扫禽圈而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就有可能吸入孢子体而染上“农民肺”。

      预防非常关键。周伟说,自己的妻子每次到大棚里都会戴口罩,但他有鼻炎,再加上不太重视,就从没采取过防护措施。

      对于都市“爱禽一族”,尤其是那些过敏体质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者来说,在玩赏珍禽或养殖家禽过程中要注意现场防护,如在上风处操作,戴防尘口罩等。(东方今报 )

     

    编辑:XS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