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2-2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个头大的杏鲍菇足有七八两
养菌房里的杏鲍菇
群众搬进新居,板房就成了“鸡肋”:不拆没什么大用,还占用耕地;拆了费时费工,且防火泡沫等材料不好处理。福建三明援建者们带来了先进的蘑菇栽培技术,在废弃板房里种出了珍稀的杏鲍菇。这种蘑菇个儿大味美,在成都供不应求,一斤能卖到13块。
板房种蘑菇还吸引了不少返乡创业大学生,2月19日(农历大年初六),彭州市红岩镇梨花村板房蘑菇房出第二茬菇,两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特意来这里实习、考察板房蘑菇种植技术。
板房种出珍稀食用菌
彭州红岩镇梨花村川乐食用菌有限公司的板房养菌室里,十几排木架整齐排列,一排排白胖白胖的大蘑菇从架子上的养菌包里窜出了头。
一大早,西华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张乃升就来到这里,在“导师”的指导下,从采摘、包装开始,再到装料、上架、育菌,一板一眼地观摩板房蘑菇栽培技术。
“导师”是福建三明人熊水荣。2009年来彭州援建时,三明援建者将珍稀食用菌培育技术也带到了彭州,熊水荣牵头成立了川乐食用菌有限公司,将红岩镇闲置板房改造成蘑菇种植房。这个项目是福建省对口援建彭州市的唯一农业项目。
去年12月30号这天,板房蘑菇出了第一茬;过完年到大年初六,第二茬杏鲍菇又可以采摘了,熊水荣说,这一茬能采3000斤。
杏鲍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个大味美,大的一个能有七八两,小的也有四五两。去年年尾培育的这些杏鲍菇,投放到成都市场后颇受追捧,一些超市上市半小时就卖完了,每斤卖到13块钱还供不应求。
种菇成本节约40%
制袋车间、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养菌室……川乐公司内,这些都是用闲置板房改造成的。在梨花村,川乐公司已经把占地22亩的板房改造成了蘑菇房,种植杏鲍菇、金针菇、白灵菇等11种菇类。按照规划,熊水荣要改造板房100亩,共计1700余间,“等到‘5·12’两周年,灾民们搬进永久住房后,就开始改造剩下的板房,改造完后,每天出菇都可以达到3000斤。”
板房做蘑菇房有什么好处?据福建省三明市农业局技术人员介绍,板房的保湿、保温、遮阳效果都很好,而这些都是蘑菇生长的必要条件。
熊水荣说,板房改造成蘑菇房,只需在原来基础上加高1米即可,能大幅度缩短基建周期,可以节省大笔费用。他算了一笔账,如果完全重新修建蘑菇房,光是建房、配电等基础设施就需要两年,一间60平方米的蘑菇房,造价在1.2万元左右。而把2.9米的板房加高1米就能当蘑菇房用,平均下来每间厂房只花900多元。
此外,之前杏鲍菇等产地在南方,运到成都冬天陆运,夏天空运,仅运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珍稀食用菌运输时损耗大,现在从彭州运到成都,不仅损耗小,运费也省下了大把。粗略算下来,在彭州利用闲置板房生产珍稀食用菌,熊水荣的川乐公司至少能节约40%的成本。
吸纳300农民工就业
得到实惠不止是熊水荣,红岩镇村民也在板房蘑菇房找到了新机会。
梨花村的梁大姐在川乐公司做架包的工作,每天的工作是把养菌包码放到木架上。在川乐公司上一天班,梁大姐能挣30元。现在,有60名当地村民在川乐公司打工,每天收入30~40元。据了解,当100亩板房改造完毕后,川乐公司至少能吸纳300名当地农民就业。
除此之外,板房变蘑菇房还给震区找到一条处理闲置板房的新思路。
彭州是全国闻名的蔬菜基地,红岩镇等一些地方原本就有食用菌种植传统,但长期以来处于手工作坊模式,技术落后,产量和规模都不大。彭州市妇联副主席黄成芳介绍,看到川乐开了个好头,当地政府和援建方已着手成立板房蘑菇农业合作社,做强做大当地食用菌栽培产业。(记者阮长安实习记者阳虹钰摄影报道 四川在线)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