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浙江:衢州市衢江区湖南镇特色分红共育“致富菇”

    发布时间:2010-02-2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月26日,衢江区湖南镇华家村低收入农户顾荣清,正在村里的食用菌园区忙乎。自从华家食用菌园区开办以来,顾荣清一直在这里打工,每天工资60元。“去年工资就拿了1万多元,加上家里四口人的分红1600元,比以前打打零工赚几千元钱好多了。”52岁的顾荣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华家食用菌园区内,10幛蓝墙灰瓦的厂房整齐排开,厂房内的一袋袋白菇已露出尖角。村党支部书记祝建平相告,春节前将有1万多公斤白菇可以上市,按现在每公斤4元左右的售价来看,至少也有近5万元收入。

      说起选择这个项目的初衷,祝建平和村民们的想法很简单:“基本工资能赚到,最起码不会亏本,而且时间短、见效快。”

      华家村与江山市塘源口乡接壤,农民历来有种菇的传统,但大多种的是季节菇,生产分散且效益不高,没有形成规模和特色。当村里提出开办食用菌园区时,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仅用了半个月时间就将400股共20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认购一空。村里还将全村61户低收入农户全部纳入食用菌合作社,像顾荣清一样,不用拿出本钱,照样享受分红。

      “我们和农户都签订了协议,低收入农户每人每年至少可以拿到400块钱的分红,其他农户打个六折,如果效益好的话,还要继续增加。”祝建平信心十足地说,现在园区已投入近700万元,添置了供热、装袋等设备,今年3月就可以开始生产反季节菇,每年种菇可达150万袋,效益也将成倍提高,“估计今年低收入农户每人分红将达到1000多元,直接增收六七百元,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将突破5000元。”

      顾荣清听后更是乐开了花,“在家门口又能打工,又有分红,还能照顾到家里和山林,真是想都没想到。”祝建平在一旁补充说,园区全部产能开足后,还能吸纳二三十位村民就业,低收入农户肯定是重点吸收对象。

      湖南镇党委书记朱国明表示,湖南镇将依托华家食用菌园区,在其他有条件的村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加快库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背景:

      华家村地处乌溪江库区,全村仅有100多户、300多人,其中低收入农户就有61户,既是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也是乌溪江库区群众二期脱贫致富工程的重点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在市委办等联系部门的帮助下,湖南镇、华家村从库区的实际出发,选准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高、见效比较快的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创业积极性,走高起点的发展道路,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村里打算低起点起步、就搞点季节菇的时候,镇里通过帮助大家考察市场、分析利弊,提出了高起点发展工厂化种菇的思路。镇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库区二期脱贫致富工程特色经济发展资金中挤出100万元支持华家村发展食用菌产业。在园区启动反季节菇种植时,又主动与区信用联社联系,争取到了特殊的信贷政策成功拿到300万元的贴息贷款,并向区水利局争取到园区防洪堤建设资金40多万元。帮助联系区科技局,带着村干部、种植大户到福建、江山、常山等地取经,学习工厂化种菇的技术,订购生产设备。与市区用电管理所联系,新上了园区变压器,为后期深加工留足了用电空间。特别是针对工厂化种菇技术缺乏的现状,镇、村两级干部多次跑到江山等地精挑细选、考察引进科技人才,开始筹建食用菌研究所,千方百计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华家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始终将低收入农户摆在重要位置,针对这一群体没钱入股的情况,设置了最低分红标准,并随着毅然效益的提高同步增长,最大限度地吸纳低收入农户就业,全村农民人均收入从2007年的3379元迅速增加到了2009年的4500余元,增幅高于全市、全区平均水平。

      感言:

      同扶“一只菇”,助农快增收。低收入农户要真正脱贫致富,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靠发展特色经济、实现就业创业。发展农村特色经济,一方面要选准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让更多农民群众参与进来,尽快得到实惠;另一方面也要运用工业发展的理念,立足高起点,瞄准高水平,为农民的长远利益着想。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长期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才能真正达到学习实践活动“农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浙江在线)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