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3-2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本网讯:三月的田野里,到处是春意盎然的景象。在杜集区段园镇欧集村,姜淑萍在租种的大棚里忙活着。
“这是最后一茬了,市场行情还不错。”一边说着,她一边顺着架子采摘金针菇,轻轻地放进塑料包装袋里。只一会功夫,姜淑萍就装满了一塑料袋。
一旁的段园镇副镇长毛月萍:“这一袋子满了的话,大概有几十斤重呢,一袋装满了用绳子扎紧,再去装下一袋。一般情况下,一个大棚一次就能采摘1000公斤,1公斤能卖4元左右,这是最后一茬菜,可能便宜一些,那也能卖到3元1公斤。”
姜淑萍插话道:“最省心的是,不用自己到市场上卖,由协会的人直接就上门收购,给现钱。”一抹满足的微笑挂在她的脸上。
欧集村是2007年开始种植食用菌的,看到这一产业的经济效益,镇、村两级积极加以引导,成立了段园镇食用菌合作社,注册了“珍乡”牌商标,目前全镇食用菌种植已经发展到200棚,面积达19.7万平方米,年产量118.2万公斤,产值达2000余万元。
在欧集村,见到了最先搞食用菌种植的欧林香。如今他担任着段园镇食用菌领导小组组长,专门从事食用菌的引进、开发、种植、仓储试验等。他笑着:“前年引进了茶树菇,在欧集村种植成功,一亩茶树菇的收益要比金针菇高出一倍,而劳动强度大大减少,收割时间拉长,得到菇农青睐;同时,为了做好茶树菇的储藏加工试验,提高产品销售价格,我们还专门购买了烘干机,建了冷库,这些做法都大大提高了菇农的收入。”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