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4-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江苏灌南现代农业示范区食用菌产业工厂化生产纪实
本刊记者 戴新能
昔日的水稻田,现在的出菇房。江苏灌南现代农业示范区(简称“示范区”)的土地演绎一个农业结构调整的“大转身”。农业成为现代工业化农业,农民在自家门前成为产业工人。11月16-18日,本刊记者走访了示范区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
规模最大的荣善,瓶栽试种成功的可为,用工人数最多的家特康,多品种发展的四季有,福田生物技术的五棵树,人性化管理的玉盛,转化率高的丽沙,都能给你一份惊喜。它们都有固定的厂房,拌料、发菌、养菌、出菇、包装等在厂房内一条龙完成,出菇车间温度、湿度、光线、通风控制由技术人员或采用电脑控制。食用菌生产从野外走进了室内,由顺季生产转变为周年生产,基本实现了低成本的袋栽工厂化生产。在这些生产过程中,还有不少员工的手工生产,这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短期内,这种模式适合走具有特色的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之路。
亮相——食用菌成为灌南现代农业三驾马车之一
示范区成立于2007年5月,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核心区占地7平方公里。2008年3月被批准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目前,已进区企业主要分为:食用菌、花卉苗木和特色农业等三大类。投产企业销售额已达10亿元。为了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功能,为全县现代农业当好龙头,做好示范,并提供技术支撑和销售支撑,以科技服务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成立了食用菌、花卉苗木、设施蔬菜等三个研究所,确保主导产业健康发展。
而发展最为快速的是食用菌产业。经过两年时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扶持下,在示范区全体管理人员的努力工作下,已形成“一园两带”的食用菌特色产业格局。一园,即在园区兴建3000亩的食用菌示范园,主要包括40个纯白金针菇工厂化企业、1000个秀珍菇大棚和黑木耳、茶树菇等普及型食用菌示范方;两带,即新港大道和宁连公路产业带。目前,区内拥有食用菌企业24家,其中工厂化食用菌企业13家,产业积聚效应已跃居全国第一。2011年将实现产值15亿元。
园区以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为主旨,不断创新各种带动举措。目前,已通过“股田制”“井田制”和“保本分红”等模式带动2000户农户增收致富,吸纳劳动力4000余人。力争到2011年底区内新增工作岗位10000个,组织培训10000人次,带动10000户农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示范区成立以来,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以城市化的模式经营农业园区,高起点、快速度、大规模的完成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各项任务,成功引进了一批现代农业项目,先后顺利通过省级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验收。目前,投产企业销售额已达10亿元,已成为灌南现代农业的发展龙头、致富农民的示范基地、城区入口的靓丽风景。
决策——食用菌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强县富民工程的支柱产业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在示范区一亮相,就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引起食用菌行业的高度关注,主要取决于正确的决策。
灌南县委、县政府把发展食用菌生产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强县富民工程的支柱产业来培植。首先,成立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化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协调和服务。其次,制定优惠政策,对发展食用菌的农户给予经济上的扶持、政策上的优惠,即对土地流转、土地租金等给予优惠,甚至一定时期内减免。第三,在信贷、资金上给予倾斜,争取税费等方面优惠。最后,2009年,对新建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工厂化生产企业,按固定资产投资的20%给予补助,对于农户规模生产家庭,给予每包0.3-0.5元菌包补贴。
同时,2008年12月底,灌南县委九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把食用菌产业列为灌南县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紧抓不懈,并力争用3年时间,把灌南打造成全省最大、全国有名的食用菌之乡,要求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以示范区内的工厂化食用菌企业为龙头带动,结合乡镇特色,大力发展新港大道和宁连高速公路沿线的食用菌产业带,在全县形成 “一园两带”的食用菌特色产业格局。
人文——建立苏北菇菌展览馆,更好地体现灌南致力于食用菌发展的生态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也是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功。灌南大地菌香悠远。
灌南县具有悠久的食用菌栽培和食用历史,素有“蘑菇之乡”的美誉,是我国具有文字记载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县市之一,具备了良好的人文基础和技术优势。在2007年以前,县内花园、三口、百禄、新安镇等乡镇食用菌生产面积已达100万平米,年产量2万吨以上。灿绿、荣善、四季有等食用菌有限公司作为龙头企业,正在引领全县食用菌生产向工厂化生产发展。“淮牌蘑菇”“一休”“四季有”等品牌因其规模和质量在业界声名鹊起。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蜇伏了1000多年的食用菌文化在灌南群众中苏醒了,群众充分认识了食用菌的食药功能和绿色、营养、健康的功能。为了更好地引导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在示范区兴建了“苏北菇菌文化展览馆”。以“菇菌、人与社会”为主题,结合灌南食用菌发展实际情况,综合展示了菇菌的科学与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产业与社会的发展。
苏北菇菌展览馆由8个独立而又统一的分展厅组成,说其“独立”,主要是指它们各有自已的主题和功能,展厅构成分别为:“廊厅”“序厅”“多功能厅”“认识菇菌”“菇菌与人”“菇业古今”“菇业文化”和“灌南菇业”等五个主题展厅。说其“统一”,是指这些展厅的内容结构,都是在同一主题的深化和延展,在深入阐释“菇菌、人与社会”这一宏大的背景下,更好地体现灌南致力于食用菌发展的生态意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未完待续)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