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08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在山东省禹城市北马村,记者见识到了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末端的食用菌种植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6月4日下午,炎炎烈日炙烤着北马村的土地,除了偶尔传来的犬吠声,北马村一片宁静。刚进村口,记者就看到整齐排列在村民屋后空地上的白色圆柱形菌棒。一路走去,家家户户门口都堆放着这样的菌棒。这些刚刚被用过的菌棒现在正处于闲置期,等到8月至次年11月,它们会被重新使用。记者来到食用菌种植大户闫考军的菌棚,他正顶着烈日打理新种下的芹菜苗。为充分利用土地,他在食用菌种植的空闲期间种了芹菜。
“我这33个棚一季下来大概能赚20多万元。”闫考军掰着手指头告诉记者。闫考军富起来的背后,靠的还是那条“玉米产业链”中的尾端环节,糖渣做培养基培育食用菌。
“以前用棉籽壳做肥料(培养基)时,产量远不能和现在相比。”谈及改用糖渣做培养基的过程,闫考军讲起了故事,“1990年我就开始种食用菌了,以前都用棉籽壳做肥料(培养基)。1994年春天,福田药业公司将一小卡车糖渣运到我的院子,让我试试看能不能改用糖渣做肥料(培养基)培养食用菌。”
用糖渣做培养基在河北省唐山市已有先例,但在当地却是一种尝试。实验之初,闫考军并没有成功,“种了一季下来,一点也没有增产。”不甘失败的闫考军到唐山学习糖渣养菌技术,回乡后自己不断实验,成功后又将经验传授给周围的乡亲们。
“从1995年开始,我们全村70户养菌户全部改用糖渣做肥料(培养基)养菌。以前买棉籽壳一斤要7毛钱,现在买糖渣一斤才1毛2,省了很多钱。”闫考军高兴地说。在成功使用糖渣种植食用菌以后,食用菌的产量连年增加,北马村农民的腰包也一天天鼓了起来。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