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浙江:杭嘉湖腾出“万元田”诚邀云和师傅

    发布时间:2011-02-2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春节长假过后,云和师傅陈志伟坐上了前往桐乡市的班车。“年前我到桐乡‘万元田基地’开展过技术指导,最近天气转冷,食用菌采摘进入关键期,当地菇农希望我能再去一趟。”陈志伟说。
        陈志伟口中的“万元田基地”,是由杭嘉湖地区农民自发腾出亩产值逾万元的“肥田”所建成的食用菌基地。目前,像陈志伟这样长期活跃在杭嘉湖地区“万元田基地”的云和师傅,已近20位。
        把效益最好的土地交给云和师傅全权打理,用桐乡市农业局蚕桑站站长吴纯清的话说,这是“双方长期合作所建立的信任”。“三年前我们就和云和师傅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希望云和师傅能运用自身技术指导当地农民把大量废弃的桑枝条加工成为食用菌栽培原料,在杭嘉湖平原推行‘半年种经济作物半年种食用菌’的新型农田轮作模式,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吴纯清说,尽管政府部门对云和师傅给予了高度信任,但由于过去杭嘉湖地区的农民大多实行水稻与蔬菜轮作模式,亩产值多达近万元,不少当地农民觉得农田亩产值已经不可能再高,没必要腾出半年时间发展另外一个陌生且前景未知的食用菌产业。因此,当地农民一开始对初来乍到的云和师傅并不买账。
        “纸上谈兵根本没有号召力,必须用事实说话。”最早一批前往嘉兴推广食用菌产业的云和师傅周仁山介绍说,2008年前往杭嘉湖地区的首批云和师傅,在小规模的实验基地里率先攻克了“桑枝条粉碎栽培食用菌”的技术瓶颈,成功试验了“水稻与食用菌轮作”的模式,使农田亩产值一举突破了2万元。
        眼看亩产值翻番,杭嘉湖地区农民终于口服心服。从一开始需要当地政府官员与云和师傅一起上门游说,到越来越多的农民自愿腾出田地、腾出时间,聘请云和师傅前来指导,一年后,食用菌产业在杭嘉湖平原呈燎原之势,淳安、建德、海宁、海盐等地农民腾出原本就产值很高的农田,邀请云和师傅前来指导食用菌产业发展。
        一亩地能栽培6000至7000袋食用菌,现在杭嘉湖地区已有超过千亩的“万元田”通过轮作方式发展食用菌产业,亩均产值已近3万元。短短三年间,云和师傅利用当地废弃的数亿公斤桑枝条栽培了近千万袋食用菌,为当地农民开辟出了一条高效、生态的农业发展模式。如今,杭嘉湖地区已是“有桑枝条的地方就有云和师傅、就有蓬勃兴起的食用菌产业”。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