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2025食用菌市场征订季火热开启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龙江省食用菌协会第三届二次理事会

    第九届木耳产业创新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里...

    福建:古田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食用菌产品质量提升

    发布时间:2011-03-1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更是产业的生存发展的核心,作为“中国食用菌之都”的古田县,无论是产量、产值、品种、品牌、科技普及、营销网络、菌业文化,还是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促进农民收人,改善社会民生等都是当之无愧的。唯独让人放心不下的就是产品的质量。县委、县政府及食用菌产业领导小组始终不愈地把提升产品质量作为深化菌都建设做强做大菌业强县而不懈努力着。
        一、从指导思想上,从求产量优先转化到求质量优等的轨道上来。每年在一年一度的工作会议后紧接召开的全县食用菌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总是强调“以菌立县”,还要“以质强县”,同时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化服务、广泛宣传、树立典型、强化管理、因势利导的措施,多管齐下、狠下落实,建立各基层的目标考核责任制,各单位监管职责分工责任制,形成纵横交织的“质量提升保障体系”,构筑“质量提升有人抓,违反行为有人管,责任不实有追究,质量贡献有人夸”的浓厚氛围。
        二、从优惠政策上,扶持重点从生产大户转化到质量优胜单位上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制订了给创建绿色食品的基层、培植有机食品的基地、创建名牌的企业的奖励制度,每年都以质量安全为先决条件.选录省地龙头企业,以质量保证为基本条件报送企业商标评选等等。促进基地要发展,企业要升级就必须走质量为先的道路。
        三、从优化服务上.从着重基地企业生产产量转化到求产品质量上来,服务质量优先于服务生产,对采取工厂化设施企业,在用地上优先,在技术扶持上派专家进驻,在报项目上主动上门,在融资上放宽条件,对加工企业申请QS认证、HACC、GAT认证,使用证明商标标识,原产地保护产品标识,优先批准使用,对产品包装装璜、标签使用上派技术人员上前辅导。实行企业、基地保质量全程无障碍服务。
        四、从树立典型上,从表彰纳税大户转移到创质量先进单位上来。纳税固然是企业贡献大小重要标志,但是为了质量领先,县相关部门在考虑名额取舍时,以质量为第一标志,如顺达食品公司创我县第一宗有机品种,县里先后给予巨资奖励并评其为优秀企业,县亚细亚公司、晟农合作社等均以质量领先被评为全国、全省的优秀企业。
        五、从宣传舆论上,从宣传生产产量转化到生产质量上来,古田县广播电视台、《今日古田》报、《菌协信息》等新闻媒体,一则宣传以“质量是生命”为主题。提升质量是第一的意识,不讲质量就是不讲职业道德的道理;二则宣传怎样提升质量.从源头起、从每个生产环节做起,提高以质量为中心转变发展方式主动性;三则宣传监用食品添加剂,滥用农药的危害,掺杂使假、短斤少两等不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四则曝光违反质量法规的的行为,让全体人员在“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问题上”形成共识。
        六、在强化管理上,走建立专业行政执法队伍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路子。古田县以县农业执法大队为主体,取缔银耳“熏磺”,经常深入农村、田头、工厂、包装场所、联运仓库抽查检查,以工商局的经济检查大队为主对流通领域巡查,以质监部门为主检查工厂、加工环节,以卫生监督部门为主查处酒店、饭店的食用菌产品原料,以环保部门为主查处“熏磺”的气体排放等。根据群众举报,上述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采取“对外一把抓,对内再分家”的战术,有效地制止了破坏产品质量的违法行业,给不顾产品质量的业主以强大法律震慑压力。
        六管齐下提升食用菌产品质量的措施,使得近年来古田县产品质量日臻提高,全县食用菌产品有一个品种获得国家有机食品产品认证,四个产品获得绿色产品认证,一个证明商标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八家企业商标获得著名商标,十二家企业商标获得知名商标,四家企业获得省级龙头企业称号。十家企业获得市级龙头企业,三家企业获得省行业龙头企业,在全国五百多个经销网点。没有出现被查处、被下架的现象,企业效益随着质量的提升,突破了高产低效的阻碍,二0—0年实现初产品产值23.9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达60多亿元。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