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5-16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老乡在家吗?省里来了专家给你们指导菌类种植啦。”5月15日下午,由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小分队来到临汾市汾西县云城村,40多户农民得到了农科专家的现场指导。
云城村村民已经搬进了山下的瓦房居住,现在村民又开始在荒坡上挖窑洞做食用菌的菇房,土窑洞又派上了新用场。汾西县委书记任天顺告诉记者,汾西的山地丘陵面积大、土层深厚,适合挖建U型土窑洞菇房。
云城村的曹玉限和陈有青夫妇刚在后山坡箍了一口窑洞,“我在家里养兔子,他年纪大也不出去打工了,打算在家里种双孢菇。”陈有青指了指身边的丈夫说,“稻草是从河南拉来的,5毛钱一斤。” 山西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陆桂莲在一旁嘱咐曹玉限说:“稻草一定得泡湿,牛粪也得打碎。”
沿着山坡往上走,弯腰走进一个U型窑洞,两脚开外都是双孢菇生长的菇床。陆桂莲从菇床上抓起一把细细观看,“你们的菌丝不错,但得提高温度、加强通风。建议你们打个烟囱或者拉上灯泡。”钻出窑洞,村民贾庆限一个劲地点头说:“专家说的对,我是第一年干,没经验,她的意见很及时。”
乳白色的双孢菇星星点点长在菇床上,村民曹福元的双孢菇已经喜得收获,“我已经收了200多斤了,每天能摘30斤呢。去集市上卖,人家还以为是小馒头呢!”即便是种双孢菇,曹福元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吃。
陆桂莲说,现在人工培育、可食用的菌类已经达到了15种,我国菌类产品主要出口,成为欧洲人餐桌上的沙拉。目前国人也逐渐意识到菌类产品的营养价值,尤其适合“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人群食用。
汾西县刘家庄村的刘晓刚已过不惑之年,他前年种植的金针菇前期投资10万元,但第一年才收入4000多元。“现在农民都意识到以前的活法不行,但苦于没有技术专家指导,新的营生也不好干。”刘晓刚嘴角泛起了苦涩的笑容。
为了搞清楚菌类种植,刘晓刚东去山东、南下福建学经验,“在南方随随便便菌类种植年收入就能上十万元!”刘晓刚眼馋地想请南方专家来山西传授经验,“可惜请不动人家。”刘晓刚意识到,“现在光有经济基础也不行,得依靠科学。”现在有了陆桂莲的指导,刘晓刚打算从头再来。
夕阳西下, 陆桂莲挥手告别云城村村民向下一个村庄赶去。“明天上午九点我在县科技局讲课,欢迎大家来听课。”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