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6-07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近日,广西连续发生两起食用野生菌菇中毒事件,并造成多人伤亡。广西卫生部门为此发出警示:当前是各类野生菌菇生长和采摘的季节,野生有毒菌菇仅凭肉眼不易识别,很容易因误食而造成食物中毒,市民应警惕误食毒蘑菇中毒。广西疾控中心卫生专家提醒市民,切勿随便采摘和食用野生菌菇;一旦因食用野生菌菇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广西疾控中心主任医师、营养与食品卫生首席技术专家陈兴乐介绍,毒蘑菇又称毒蕈,我国约有100种有毒的蘑菇,其中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菌等10种可引起人严重中毒致死。毒蘑菇中毒事件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以春季、夏季最为多见。
据介绍,不同毒蘑菇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现也各不相同,多数毒蘑菇的毒性较低,中毒表现轻微,但有些蘑菇毒性极高,可迅速致人死亡。一般可分为胃肠炎型、神经型、溶血型以及脏器损害型四类。胃肠炎型的患者进食毒蕈后10分钟至2小时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如食用红菇、乳菇、牛肝菌、橙红毒伞、毒光盖伞、月光菌、腊伞、环柄菇等易出现此类症状。进食后10分钟至6小时除了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尚有瞳孔缩小、唾液增多,兴奋、幻觉、步态蹒跚等患者属神经型。而溶血型的患者毒素潜伏期为6至12小时,除了胃肠炎表现,还有溶血表现,可出现贫血、肝肿大等,此型中毒经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血治疗多可康复。
而脏器损害型的危害最大,进食白毒伞、毒伞等毒蕈后10至30小时会出现胃肠炎型表现,部分患者会有“假愈期”,胃肠炎型的症状会很快消失。但真正的毒性在几天后才发作,表现为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这时抢救往往来不及了,一般病程为2至3周,病死率高。
陈兴乐介绍,民间有各种鉴别毒蘑菇的方法,但总的看来这些方法并不可靠。最有效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是形态学鉴定,但这种鉴定方法普通群众难以掌握。所以,为了防止中毒,最好做到不要自行采摘、食用野菇,也不要在移动商贩处购买干或新鲜的蘑菇。
陈兴乐提醒广大市民:因为蘑菇中毒的潜伏期较长,而且部分蘑菇中毒的症状一旦出现就迅速恶化,所以进食可疑有毒蘑菇后要及时到医院诊治,出现症状者尽快到医院抢救。一旦误食毒蘑菇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保留毒蘑菇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在等待医院救护时,立刻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为补偿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患者饮用糖盐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休克的发生,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以防止窒息,同时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