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野生蘑菇中毒防治常识

    发布时间:2011-09-05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金秋来临,进入高温潮湿季节,在我市山区农村经常可见到各种各样的野生蘑菇,也发现有人采摘食用,其实这是很危险的。近3天来,市医院连续收治口服毒蘑菇后中毒患者多例,呈家庭聚集性,临床表现多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少数病例出现肝肾功能损害,需提醒人们引起重视。
        1、辨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对照法:借助适合于当地使用的彩色蘑菇图册,逐一辨认当地食用菌或毒蘑菇。看形状: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像穿了超短裙一样)。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观颜色:毒蘑菇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闻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然而,判别蘑菇是否有毒,任何经验和土法都是不可靠的。因为野生蘑菇可以发生变异,如果有毒野生蘑菇的孢子随风吹落到无毒野生蘑菇上,也会导致无毒野生蘑菇变成有毒野生蘑菇,吃了一样引起中毒。因此提醒广大读者,切不可存有侥幸心理,最好的办法就是勿采勿食。
        2、中毒表现:不同毒蕈所含的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表现也各不相同,但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
        1)胃肠炎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出现休克、昏迷。
        2)溶血型:除有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溶血性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等。
        3)肝损害型:初有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肝大、黄疸、出血倾向和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发生肝性脑病而死亡。
        4)神经精神型:除有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多汗、流涎、瞳孔缩小等,严重者出现精神错乱、幻觉、谵忘、昏迷甚至呼吸抑制而死亡。
        3、中毒后处理:毒蘑菇中毒后,应采取以下5种急救措施:1)立即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2)急救时最重要的是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3)在等待救护车期间,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患者饮用加入少量的食盐和食用糖的“糖盐水”,补充体液的丢失,防止休克的发生;4)对于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5)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殊疗法,因此一旦误食毒蘑菇发生中毒后,必须立即到医院救治,尽早排除体内毒素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强调及时催吐、洗胃、导泻、灌肠,以便能迅速排除毒物。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