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宽甸县撂荒地长出“黑金子”
发布时间:2011-09-2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撂荒地地里能长“金子”?果不其然。9月26日,记者走进宽甸石湖沟乡老道排村村民杨立君的黑木耳种植园,见证了他如何利用撂荒地培育被称为“黑色金子”的黑木耳。
在黑木耳种植园里,记者看到,众多的圆柱形菌袋儿密密匝匝地摆在山脚下的大片空地上,每只菌袋儿内都能看到许多小木耳绽露头角。
“这片撂荒地种了10亩地木耳,已经出了2000多公斤干木耳,一公斤干木耳市价60元左右,今年纯收入达到10万元。”杨立君边摆弄着菌袋儿边说。
杨立君是今年5月份才开始种植木耳的,此前,他一直在这个小山沟里养殖生猪。因为市场价格波动,生猪养殖利润不高,他有了产业转型的想法。
2010年年底,杨立君去吉林、黑龙江等地大型农贸市场考察,发现两省均建有全国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当地的木耳种植技术先进、产量高。每到这个季节,全国的木耳采购商都蜂拥而至。经过仔细研究,杨立君发现,黑龙江、吉林气候偏冷,到九月份采摘期就结束了,而宽甸气候温和,如果在宽甸种植,最少能多收两茬木耳。得到这一商机,他开始购买设备、建厂房,一心发展木耳产业。
沟门的另一块空地上,同样码放着数万只菌袋儿,和先前记者所见不同,这些菌袋儿上都覆盖着草帘,地里还安装了灌溉设备,灌溉用水正是山间的泉水。杨立君介绍说,这里种植的是秋木耳,共有5亩,秋木耳市价比普通木耳要高出十几块钱,现在正值生长期,估计十月份就能采摘。“长得好的话,再收入5万元没问题。”杨立君说。
半个月前,杨立君拉着他的干黑木耳到吉林延吉农贸市场售卖。南方的一位木耳采购商对他说,如果你们宽甸种植户多的话,明年就不用拉来卖了,我直接上门收购。这让他有了回乡推广种植的想法。“我今年刚干,等经验成熟了,就教其他村民一起发展这项产业,让大伙儿一起致富。”杨立君信心满满地说。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