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展机遇

    透过2025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看食用菌发...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24年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丰收“菌”季,这里“菇”景独好!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落幕

    2024 羊肚菌产业标准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圆...

    浙江:龙泉市黑木耳产业丰收在望

    发布时间:2011-11-01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食用菌产业是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近三年连续丰产又丰收,已成为对该市农村经济发展贡献最大、与农民利益关联度最高、增产潜力最大、竞争力最强的农业产业。
        今年,全市生产代料黑木耳1.5亿袋,菌棒成活率达90%以上,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一年,目前, 黑木耳市场价格在60-64元/公斤,耳农们已将发菌完好的菌棒陆续排放到耳场,耳棒上长满了小耳片,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一、指导农民科学栽培,提高菌棒成活率。龙泉市农业局、市食用菌办公室在充分了解今年生产情况后,科学分析产业形势,把食用菌技术培训放在工作第一位。通过电视讲座、科技下乡、下村培训、现场指导、印发资料等形式为农民传授食用菌科学栽培技术。到目前为止,已在《农技课堂》向全市授课7期,奔赴行政村举办技术培训班15期,农户受训率达到95%以上,并通过送科技下乡、接待来电来人咨询等方式,热情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发放《黑木耳安全生产手册》10000余册,《黑木耳标准化栽培模式图》500余份,其它技术资料3000多份,做到“一村一模式图、一户一手册”。由于技术辅导工作做得早、准、细,全市黑木耳菌棒平均成活率高达90%以上。
        二、引导菌棒集约化生产,提高菌棒质量。今年,龙泉市新建20家食用菌菌棒集约化加工厂,采用“菌棒工厂化生产+分户出菇管理”的模式,改变了该市食用菌产业中生产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低、生产设施简陋、机械化水平低等弱点。为促进该模式快速有效推广,农业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菌棒加工厂负责人座谈会,互相交流经验;定期针对各生产环节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编写、印发生产技术资料,促进安全生产;深入各生产加工点现场检查指导,督促规范操作;引导各加工厂建立原辅材料来源和菌棒销售台帐制度,减少生产纠纷。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下,菌棒加工厂的出现实现了菇农更省力,生产规模更大,质量更安全,资源更节省,环境更优美的目标。
        三、开展食用菌质量安全周活动,提高食用菌安全生产水平。为全面提高全市人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确保食用菌质量安全和生产安全,龙泉市于9月19日至9月25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食用菌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此次宣传周活动采取了“10个一”形式,即:一份通告、一场现场会、一台电视讲座、一份责任书、一批产业农技员、一辆宣传车、一份报纸、一个平台、一次行动、一条短信等宣传形式,在全市特别是食用菌重点产区、基地等开展现场咨询、现场指导。现场观摩会后,黑白膜覆盖抑制杂草技术、“薄膜+稻草”覆盖抑制杂草技术得到快速推广,有效促进了全市食用菌安全生产。
        四、示范推广废弃菌棒的循环利用技术,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解决食用菌生产与环境的矛盾,农业局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将黑木耳生产后的废弃料重新利用于机制炭的生产,循环利用于毛木耳、竹荪等生产,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并积极开展利用象草、杉木屑等替代阔叶林木屑栽培黑木耳研究。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