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12-09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近年来,湖北省建始县三里乡杨柳村在恩施州人大机关等4家单位的鼎力扶持下,畅通了环村水泥路,用上了自来水。去年冬天,正当村干部为村里没有像样的支柱产业而发愁时,浙江省松阳市玉岩镇一位割松油的师傅介绍村干部认识了花菇老板潘先宝。
在乡领导的帮助下,该村干部到浙江省松阳市玉岩镇考察。这个镇千家万户种花菇,到处是遮阳网覆盖的花菇大棚。玉岩镇的地理条件与三里乡相似,是平坝,海拔在600米左右。村干部决定将玉岩镇的花菇产业引到三里乡,请潘老板投资。
今年3月,潘老板带26名员工(其中20人为技术员)来建始县三里乡,租地30亩建菌棚基地,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种花菇。由公司提供技术服务、菌种、遮阳网等,并以保护价回收花菇。
农民们犹犹豫豫,怕上当,只观望不行动。4月8日,村里召开群众会,耐心讲解玉岩镇家家种花菇的事。有人问行政村支部书记姚宏石 :“姚书记,你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你自己怎么不搞?”“我肯定搞1万筒花菇。”
4月18日这天,村支部书记姚宏石请潘老板带5名技术人员和粉碎机、装袋机、封袋机、锅炉蒸汽机等,在村委会宽敞的操场上加工菌筒,请来20名村民(轮流转工)造菌筒1万筒。这招真管用,37户村民开始建大棚造菌筒。邻近的新桥、河水坪、枫香树等6个村的88户农民,也试着种花菇。
9月下旬,花菇开始旺长。10月1日,杨柳村民吕以俊采摘100公斤花菇卖给公司,领到1000元现金。村干部一直悬着的心落了下来,成功了。125户菌农种下的130万筒花菇到了收获季节。菌农们整天钻进菌棚里给新菇划口,摘菇出售,每户能收入二三万元。那些未能种菇的人直叹息。
花菇种成功的事传遍建始大地,好多县领导来调研,龙坪乡来人洽谈,红岩、高坪镇发出邀请,希望支持发展花菇,恩施市崔家坝镇也来人联系。三里乡政府作出部署,将举办“花菇节”,三五年内发展花菇1000万筒,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