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市首个省现代农业食用菌项目落户惠民
发布时间:2011-12-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日前,记者从山东省滨州市蔬菜办了解到,滨州市首个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果菜(食用菌)项目落户惠民以来,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12月9日,记者在惠民县魏集镇丁河圈村的项目建设工地现场了解到,50个高标准食用菌大棚主体和占地20亩的菌种繁育厂桩基已经完成,其他工作正在按规划有序进行。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蔬菜等五大产业振兴规划、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部署,在实施“果业振兴计划”基础上,2010年我省启动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果菜产业项目,安排资金7788万元,安排12个项目县,每县投入400万—800万元,连续扶持3年。 2010年,全省首批扶持的12个项目县中,有2个食用菌大县,每个县扶持资金500万—700万元。2011年又增加了2个食用菌项目县。滨州市惠民县被列入食用菌项目县,省财政扶持504万元,投资规模之大,在我市蔬菜、食用菌产业发展史上尚属首次。
作为农业大县的惠民县,将丰富的秸秆资源及农产品加工的副产品作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农争水”的食用菌产业,截至2010年底,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700万平方米,食用菌产量12万吨,全县食用菌产业产值8亿元,全县食用菌产业从业人员10万余人。其中,70%的规模种植为香菇,使惠民县成为全省名副其实的香菇大县,白灵菇、林下黑木耳规模效益居全省前列。
惠民县现代农业食用菌项目2011年8月申报成功,一期投入3050.7万元,今年省财政扶持资金504万元,到2012年底建成达产后,带动农户6000户以上,食用菌亩增产值4000元以上,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项目区主要建设任务是:新建高标准食用菌菌种厂一处,建成后年产母种10万支,原种50万瓶,栽培种100万瓶(袋),实现产值750万元;新建菌包大棚50个,年产香菇菌棒1000万袋,产值5000万元;新建高标准香菇大棚50个,年产鲜香菇900吨,产值630万元;引进、示范食用菌优良菌种6个以上,同时搞好林下黑木耳、杏鲍菇等珍稀食用菌种植技术示范;新建160立方米沼气池3个,消化示范园内生产所剩余的菌糠,实现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示范园所产食用菌产品100%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示范园年培训人员5000人以上,成为滨州乃至周边地区重要的食用菌培训基地。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