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梅雨季节食用菌生产管理指南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引擎

    蘑力绽放 食用菌科技小院点燃产业振兴新...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重庆:太龙移民食用菌场带动上万农民实现万元增收

    发布时间:2011-12-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2月9日上午,寒风凛冽,天空下着蒙蒙细雨。记者来到位于万州区太龙镇向坪社区的移民食用菌场,菌场已初具规模,钢架基本搭建完毕。
        整个菌场建设是政府实施的一个移民重点工程,是万州区实施的"三大战役"工程之一,全部建成后,将带动周边成千上万农民增收致富。
        施工现场——工人干活忙而有序
        "嗨哟!嗨哟!……"记者刚来到菌场的入口,就远远传来一阵阵抬石头的号子声音。放眼菌场工地,近20位工人戴着安全帽,正在冒雨修建石坎子,搅拌混泥土、破石块、挑沙浆,砌石头,个个额头沁着汗珠,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仿佛驱走了寒冷,一切是那么的井然有序,挖掘机挥动着有力的臂膀,将乱石和泥土抓到一边,为工人们修建坎子腾出地块。
        "几千米长的石坎子,是用来专门防水土流失的,因为靠近长江边,稍微不做好就容易出现滑坡。"工地上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菌场的另外一端,焊花飞溅,十多位工人正在搭建钢架棚,外面江风袭人,掀起阵阵寒意,但工人们没有畏手畏脚,干活却十分带劲儿。棚子的下面,盖着不少稻草,是专门覆盖菌子用的。
        在靠近长江边的菌场上,几百平方米的露天段木香菇菌刚刚下架子,青杠木头成"人"字型整齐地堆成几条线。
        "我们今年3月才开始租地进场施工,现在已经建成了54个棚,完成了大约三分之二的工作量。"重庆汇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工程师谢福聪说。
        生产规模——20个棚出食用菌
        看完菌场周边的施工情况,记者一行进入正在培育的菌棚内,里面的温度明显比外面高出许多。室内是用钢筋搭建起来的,一个菌棚有三栋钢架,每个分为上中下三层,每层大约要花两万元钱。
        在每个横卧的胶袋里,菌子已经破袋而出,长了30--40厘米高,54个建成的棚子里,有20个棚子开始出食用菌。
        "金针菇、茶树菇、香菇、姬菇、滑子菇、鲍鱼菇……"负责销售的经理李惠群一连列举了菌子的好多种类。
        据介绍,目前,大棚每天大约有1000多平方米出菌,多的时候只有0.5吨,这些菌大都销往重庆、成都市场,在万州的食用菌市场上,这里产出的菌大约占了大半壁江山,批发价格几元到十几元不等。
        记者见到,移民食用菌场不仅建起了菌的培育基地,而且菌的冷冻储藏库也已经建立起来。里面的空间挺大,大约有近几百立方米的储藏量。
        "每天出的鲜货,如果当天不能卖完,我们就可以储藏在这里,保证随时有鲜货供应。"“目前产品供不应求,哪里还有什么存货啊。”李惠群又说
        前景看好——可带动上万农民致富
        "如果食用菌场达到80亩的规模后,菌种发下去,通过林下种菌,可达到每天出菌12吨。"福建来的技术员苏久炎告诉记者。
        规模壮大后,可带动周边农民种菌。重庆汇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在实验林下种菌,基本成功了,通过向坪社区试点,然后向周围村发展,再推向全镇、全区,辐射周边区县。
        在太龙镇向坪社区,该公司已经用专车装载当地上百移民到成都学习种菌技术,带动他们在红橘林下种植菌。目前,这些经过培训的移民正在公司的指导下,家家户户准备林下种植菌用的稻草、谷壳、木屑等原料,种植适宜冬季生长的林下菌。
        "通过我们的示范带动,对农民种植的菌实行保底价格收购,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重庆汇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食用菌场已投入了2000多万元,打造了制种区域、生产区域、出菇区域,制种区域形成规模后,就可大规模地动员农民种植菌,帮助成千上万农民实现万元增收。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