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推荐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持续推动体重管理年行动菌菇变减重神器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用菌行业领军型人才,助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8日-10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

    为培养造就兼具技术深度与产业视野的食...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食用菌产业分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协办的第一期乡村菌业专家高级研修班在京举办

    2025年3月29日-31日,由中国乡镇企业协...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主办、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承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办的“数字乡村建设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开班。

    2025年2月17日上午,由中国乡镇企业协会...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食用菌工厂化生成专题

    菌中贵族 羊肚菌

    菌中贵族 羊肚菌

    李桂银:“食用菌”里开出致富花

    发布时间:2012-01-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名连云港市供销系统的下岗工人,到最初的普通金针菇小规模作业,再到年产值600多万元的大型纯白金针菇生产企业,李桂银在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去年,她光荣地入选市第三届“十大女杰”。
        今年40岁的李桂银,上世纪90年代初下岗后,开始研究金针菇种植技术,并和哥哥一起种植常温黄色金针菇。2001年底,李桂银到上海进行食用菌市场调研,发现金针菇的新品种———纯白金针菇有巨大商机,她迅速产生了种植这种新品种的想法。2003年,李桂银和哥哥四处举债,最终筹得40多万元,在上海创办了一个小型白色金针菇厂。背负巨债开始创业,李桂银的压力可想而知。因为生产菌包的经验不足,导致厂子投产时机没有选择好,第一批白色金针菇还在菌包的时候,就因为高温差点绝收。李桂银接受教训,四处拜师学习技艺,四个月破解了污染率高的难题,仅仅一年的时间,她就在实践中摸索出了纯白金针菇的种植技术,并且在上海打开了市场。
        2004年,已经熟练掌握纯白金针菇种植技术的李桂银和哥哥一起回到家乡灌南县,在新安镇袁闸村利用当地废弃的小学校舍,办起了全县第一家纯白金针菇种植厂。有了创业之初的艰辛和教训,李桂银小心翼翼地经营着企业,新的工厂经过几年的发展,集生产、加工、流通、培训为一体,产品主要供应上海、郑州等地,年生产纯白金针菇1000多吨,产值达到600多万元。李桂银的名气一下子大了起来,山东潍坊、东海等地多家单位都聘请她担任技术顾问。
        自己富裕了,看着身边的姐妹们还在为打工发愁,李桂银萌生帮助家乡妇女就业的想法。2008年,灌南县妇联提出 “万名新型女农民培育”的口号,这和李桂银的愿望不谋而合。她举办6期食用菌培训班,近1000名妇女参加培训。公司还定期开展岗位技能竞赛,吸纳周边200多名留守妇女参加培训并实现就业。同时向山东、上海等地输送农村妇女600多人,每人月工资1000元左右,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妇女劳动力增收致富。
        日前,她又投资近千万元,新建大型食用菌生产工厂化基地,新增总面积200亩的秀珍菇栽培大棚,成为江苏省最大的秀珍菇栽培示范基地之一。

    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公众号

    更多资讯 ! 欢迎扫描左上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