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药监局提醒,美丽野菌吃不得
发布时间:2012-02-14
来源: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在万物一片生机的春日里,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温馨提醒市民:为了你的生命安全,请不要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
野生蘑菇特点:每年三、四月份和七、八月份是蘑菇生长旺盛期,春夏季节雨量及温湿度适合各类野生毒蘑菇的生长。毒蘑菇没有明显的标志,品种多达上百种,其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变化多端。非专业人士不易鉴别。
食用毒蘑菇中毒主要表现:毒蘑菇中毒一般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和日光皮炎型五种类型。
其中胃肠炎型和神经精神型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4~6小时,最短在进食毒蘑菇10分钟后即可发病,但预后较好。而溶血型和脏器损害型中毒较为严重,脏器损害型是毒蘑菇引起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通常在误食后6~72小时发病,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症状,一般持续1~2天后渐缓解。这时候病人易误认为好转而不继续治疗,但此时毒素逐渐侵犯人体各脏器。病人中毒后2~5天内出现内脏损害,尤以肝损害最为严重,极易造成死亡。致命白毒伞中毒就属于这一类型。
中毒解救办法: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应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家庭催吐可用手指、鸡毛、筷子等刺激咽喉部促使呕吐,并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和武警总医院对治疗毒蘑菇中毒较有经验。
*版权所有
① 本网所有自采资讯信息(含图片)独家授权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经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例:"中国食用菌商务网"。
②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并注明转载出处,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